寬永通寶
寛永通寳 | |
---|---|
國家/地區 | 日本德川幕府 |
價值 | 1文、4文 |
成分 | 銅合金(青銅或黃銅),鐵 |
鑄造年份 | 1626年–1868年(1文) 1768年–1868年(4文) |
正面 | |
圖案 | 寛永通寳 |
設計時間 | 1626年(水戶藩) 1636年(德川幕府) |
背面 | |
圖案 | 1文通常為光背,部分有記局字[1] 4文為水波紋1768年為21道,1769年至1868年為21道[2] |
寬永通寶(日語:/寛永通宝〔寛永通寳〕/かんえいつうほう Kaneitsūhō),日本江戶時代的一種銅錢,鑄行於1626年至1868年間,銅製和黃銅製的寬永通寶使用到1953年。[3][4][5]
概述
[編輯]寬永通寶形狀為方孔錢,面值有4文與1文兩種,正面皆刻「寬永通寶」,背面4文有波紋,1文則無,1文背面部分有記局字。寬永通寶多為庶民小額消費使用,大額消費使用小判與丁銀,因為江戶時代同時存在金、銀、銅本位貨幣,稱為「兩替商」的匯兌機構盛行。
歷史
[編輯]發行
[編輯]江戶幕府成立後,幕府設立金座、銀座,發行、統一金銀幣,銅錢部分則於1606年發行慶長通寶,但慶長通寶只在江戶為主的東國地區和京都流通,豐臣氏所統治大阪仍使用各種外地流入貨幣。另外各大名在領地私鑄銅錢但現象依舊存在,幕府必須多次發布撰錢令禁止私鑄,對外貿易也導致銅錢大量流出,導致幕府意識到必須發行全國統一的銅錢,解決銅錢不足、混亂的問題。[6]
在寛永3年 (1626年)常陸國商人佐藤新助在幕府和水戶藩許可下鑄造第一批寬永通寶,但當時仍非官方貨幣,佐藤新助死後停止鑄造。寛永13年 (1636年)5月5日,幕府宣布於6月1日發行寬永通寶,幕府一度打算禁止舊錢流通,但是因為長州藩和薩摩藩反對,以及幕府沒有足夠銅礦鑄造足量寬永通寶,因此暫時允許使用舊錢,1637年4月以確保寬永通寶的鑄造材料為由,開始禁止出口銅,包括銅錢,並持續到1646年,改為保護性商品。[6]
演變
[編輯]寛永13年6月幕府在江戶設錢座,開始鑄造寬永通寶,從1636~1659年鑄造的寬永通寶被稱為古寬永,主要的鑄造廠是幕府所屬的江戶和近江坂本的錢座,但水戶、仙台、松本、三河吉田、高田、岡山、長州、岡等藩也經幕府許可設立錢座鑄造錢幣。寬永通寶發行之後因為迅速普及導致通貨膨脹,1640年幕府宣布停止鑄造,直到1653年恢復鑄造。[7]
1659年以後鑄造的寬永通寶被稱為新寬永,此時日本已完全將輸入中國銅錢替換為日本自行鑄造的貨幣。不同時期寬永通寶的質量不一,主要受當時日本同時使用金、銀、銅錢三種金屬貨幣,當金、銀貨幣鑄造品質下降,導致原料礦價升高,銅錢品質也隨之下降,另外銅錢不足時也會犧牲銅錢品質增加發行量。當時中國的清朝也輸入寬永通寶使用。
18世紀因為銅礦不足、價格升高,於1738年開始鑄造鐵製寬永通寶,但是不受歡迎。1768年又發行黃銅製寬永通寶,並將面額定為4文,[8]許多物品改以4的倍數定價,並出現類似今日百元商店的「四文屋」。
日本開港之後與美國協定1銀元兌換銅錢4697文,但在中國1銀元僅兌換銅錢800~1000文,導致外國人大量將銅錢輸出日本轉運至中國。為了與之對抗幕府以鐵製1文寬永通寶和天保通寶換回銅製寬永通寶,定價為銅製寬永通寶1貫=鐵製寬永通寶1貫548文,並為此鑄造52萬貫鐵製寬永通寶。[9]
1861年甚至發行鐵製四文寬永通寶,但與鐵製一文寬永通寶一樣不受歡迎。1867年幕府不再管控貨幣兌換價格,交由市場自由運作,當時兌換價為鐵製寬永通寶1文=銅製寬永通寶4文或黃銅製四文寬永通寶12文。[9]
明治以降
[編輯]進入明治維新後,1868年政府為了應對銅錢流出,增加銅錢價值,宣布鐵製寬永通寶1文可兌換銅製寬永通寶12文或黃銅製四文寬永通寶24文。1871年日本製定新貨條例,訂立圓‧錢‧厘的貨幣體制,並公告寬永通寶價格為:[10]
- 銅製一文=1厘
- 黃銅製四文=2厘
- 鐵製一文=1/16厘
- 鐵製四文=1/8厘
其中銅製一文與黃銅製四文寬永通寶因為政府鑄造的一厘貨幣稀少,在市面上仍有流通量,被稱為「一厘錢」和「二厘錢」。鐵製寬永通寶於1873年被宣告失去貨幣效力,但仍被使用至1897年貨幣法施行前。1897年貨幣法實施之後寬永通寶使用逐漸減少,厘的支付大多以火柴、紙張等日用品取代,1916年租稅方面正式宣布放棄厘,一般商貿隨之跟進,「一厘錢」和「二厘錢」成為無用貨幣,但銀行結算時仍將寬永通寶最為最小貨幣單位。[11]
寬永通寶在法律上正式宣告停用是在1953年頒布的小額通貨整理法,至此江戶時代發行的貨幣才在法律上失去其效力。[12]
參考
[編輯]- ^ Numista 1 Mon Kan'ē Tsūhō; new type; copper alloy; with mintma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02 July 2018.
- ^ David Hartill (2011). Early Japanese Coins. New Generation Publishing. ISBN 0755213653
- ^ Suzuki Kimio, Shutusdo senka no kenkyû, 202-21.
- ^ Iwahashi Masaru, "Kahei no shinyô", in Ryûtsû keizaishi, 436; Yasukuni Ryôichi, "Kahei no chiikisei to kinseiteki tôgô", 263-64
- ^ Takayanagi Shinzô and Ishii Ryôzô, eds, Ofuregaki kanpo shûsei 3 (Tokyo: Iwanami shoten, 1958), code no. 1855 (June 1670).
- ^ 6.0 6.1 安國良一 『日本近世貨幣史の研究』思文閣出版、2016年。ISBN 978-4-7842-1848-6
- ^ 滝沢武雄 『日本の貨幣の歴史』吉川弘文館、1996年。ISBN 4-642-06652-7
- ^ 田谷博吉 『近世銀座の研究』吉川弘文館、1963年 ISBN 978-4-6420-3029-8
- ^ 9.0 9.1 小葉田淳 『日本の貨幣』至文堂、1958年。
- ^ 明治財政史編纂會 (編). 明治財政史(第11巻)通貨. 明治財政史発行所. 1905: p.446–449 [2022-12-13]. doi:10.11501/9932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3).
- ^ 今泉忠左エ門編. 寛永錢記. 泉行館. 1927: p.41 [2022-12-23]. doi:10.11501/12237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3).
- ^ 久光重平. 日本貨幣物語 初版. 毎日新聞社. 1976. ASIN B000J9VA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