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廣場
外觀
富蘭克林廣場 Franklin Square | |
---|---|
基本資料 | |
類型 | 花園廣場、公園 |
座標 | 38°54′07″N 77°01′51″W / 38.90194°N 77.03083°W |
建造 | 1832 |
公共運輸 | |
網站 | downtowndc |
地圖 | |
富蘭克林廣場(Franklin Square)是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中心的一個城市廣場。它的邊界是北到K街,東到13街,南到I街,西到14街。公園西南角是華盛頓地鐵麥克弗森廣場站。
特點
[編輯]該公園有一定坡度,從I街到K街為上坡。公園裡有許多大樹,草坪,很多長椅,中心有一個噴泉。公園的西側有一尊海軍准將約翰·巴里的雕像(1914年)。
歷史
[編輯]按照特區保護聯盟,富蘭克林廣場原本是幾個天然溫泉的所在地。1791年朗方計劃中並不包含這個廣場,亦未指明用途。直到1832年,政府購買此處,將其闢為公園。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如通常認為的那樣,公園是以班傑明·富蘭克林命名。[1]
公園基本保持未改善,直到19世紀70年代。在那個時候加入園林綠化,長凳,和路徑,並在1800年代。公園最後一次重大裝修在1935年。1976年美國建國二百周年時又進行翻新。[2]
富蘭克林廣場占地4.79英畝(19,400平方公尺),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3]到2012年,廣場明顯需要修理。道路和草坪損壞,大批無家可歸者駐紮在那裡。2013年3月,特區政府決議重新設計富蘭克林廣場。
富蘭克林廣場的歷史建築
[編輯]在廣場東邊,13街對面是歷史悠久的富蘭克林學校,1880年6月3日,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首次發射無線信號[4]。最近該校成了無家可歸者的避難所。2008年9月26日,其餘的居民被趕出,建築現在空置。[5] 美國紅十字會創始人克拉拉·巴頓住在毗鄰公園的I街1326號,1881年5月舉行了該組織的第一次正式會議[6]。
廣場以北的富蘭克林廣場1號(K街1301號),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建築(1989年),在2015年末成為《華盛頓郵報》的駐地。
流行文化
[編輯]參考
[編輯]- ^ National Park Service Cultural Landscape Inventory: Franklin Park.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1: 24–25 [2005] [2016-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Neibauer, Michael. "D.C. Plans Transformation of Franklin Park." Washington Business Journal.2013年3月14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2013-03-15.
- ^ National Park Service Cultural Landscape Inventory: Franklin Park.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1: 12–13 [2005] [2016-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Franklin Square,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9 [2016-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 ^ Harris, Hamil R.; Stewart, Nikita. Barry Delays Bill After Bickering Highlights Council Divide. Washington Post. 2008年10月8日 [2008-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6).
- ^ History. American Red Cross, Clara Barton Chapter # 1. [2016-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Marvelous Masers: Charles Townes.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2005 [2016-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