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光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光縉爾衷璇源山西澤州(今晉城)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編輯]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西鄉試舉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授四川瀘州知州,歷官工部郎中,督崇文、荊關稅。萬曆四十年(1612年)升任廬州府知府,以外艱歸。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任松江府知府

有弟爭蔭,輦金擠兄,力拒其事,尚書董其昌有「此判南山不可移,頌聲寧獨麥雙岐」之句。升任為陝西兵糧道副使。天啟初升山東右參政,三年(1623年)升本省按察使,仍管懷隆道,尋調霸州兵備道,改遵化道。天啟五年五月以依傍門戶為御史門克新參劾,被削籍為民。

崇禎帝即位,起磁州兵備道,不久擢布政使。黨人修舊恡,謬加浮躁,言官白而止。移會嘉,調陝西商雒道,遷山東右布政,未行寇壓境,光縉以為商乃西安門戶,力御之,尋加陝西右藩,因所屬不戒,掛議歸。居鄉好義。甲申之變後,杜門不出而卒。

家族[編輯]

祖父張朝器,贈河南按察使。父張思烈,贈河南按察使。兄光先,恩貢。弟張光前,字爾荷,庚戌進士、文選司郎中、大理寺少卿。光繡,貢生;光祚、光宇,俱生員。光宅,廩生;光復,附生。

光縉元配郭氏,贈淑人;繼配楊氏,贈淑人;側室鍾氏、梁氏。五子:肇昇、肇昱、肇晟、肇昌、肇景,除肇晟外,其四俱知名。張肇昱,字晦之,號閒綠,崇禎十二年己卯科舉人。

參考資料[編輯]

  • 編纂委員會. 《上海旧政权建置志》.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1年. ISBN 7-80618-881-9. 
官銜
前任:
李克敏
明朝廬州府知府
萬曆年間
繼任:
丘雲肇
前任:
莊毓慶
松江府知府
1617年-1619年
繼任:
陶鴻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