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殘酷人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殘酷人生
基本資料
導演
監製
  • 瓜爾蒂耶羅·亞科佩蒂
  • 佛朗哥·普羅斯佩里
編劇
  • 瓜爾蒂耶羅·亞科佩蒂
  • 佛朗哥·普羅斯佩里[1]
  • 英語版:傑納·盧托
主演瓜爾蒂耶羅·亞科佩蒂[*]
佛朗哥·E·普羅斯佩里[*]
佛朗哥·普羅斯佩里[*]
配樂里茲·歐特拉尼[1]
攝影
剪輯
  • 瓜爾蒂耶羅·亞科佩蒂
  • 佛朗哥·普羅斯佩里[1]
製片商Euro International Films[1]
片長136分鐘
產地義大利
語言
  • 義大利語
  • 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71年9月30日 (1971-09-30)
發行商Euro International Films[2]

殘酷人生》(義大利語Addio Zio Tom)是一部1971年的義大利殘酷紀錄片,由瓜爾蒂耶羅·亞科佩蒂英語Gualtiero Jacopetti佛朗哥·普羅斯佩里英語Franco Prosperi聯合導演及編劇,里茲·歐特拉尼配樂。這部電影取材自真實事件,製片人探索了內戰前的美國,利用當時的文獻資料以生動的細節審視了奴隸制下非洲人所面臨的種族主義意識形態和有辱人格的處境。由於使用了公開記錄中的已發表文件和材料,因此被歸類為紀錄片,不過所有鏡頭都是由演員重新上演的[3]

製作[編輯]

這部電影主要在海地拍攝,導演亞科佩蒂和普羅斯佩里受到海地獨裁者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的款待。杜瓦利埃為製片人提供支持,為他們提供外交用車、在島上任何地方拍攝的許可、盡可能多的臨時演員,甚至每週與杜瓦利埃本人共進晚餐[3]。數百名海地群眾演員參演了影片對奴隸殘酷對待的各種描繪,還有白人演員(包括哈里特·比徹·斯托)扮演歷史人物。

某些場景也在美國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佛羅里達州拍攝。

發行[編輯]

該片在義大利被沒收,隔年(1972年)以刪減版本重新發行,片名為「Zio Tom」[2]

在法國,這部電影以「Les Négriers」的名字發行,在德國以「Addio, Onkel Tom!」的名字發行[2]

其他版本[編輯]

《殘酷人生》的導演剪輯版將奴隸制的恐怖與以埃爾德里奇·克里佛英語Eldridge Cleaver阿米里·巴拉卡士督利·卡米高英語Stokely Carmichael等人為代表的黑人力量運動英語Black Power Movement的興起進行了比較。影片以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幻想重現威廉·斯泰倫英語William Styron的《奈特·杜納的自白英語The Confessions of Nat Turner》結尾。這名男子想像了奈特·杜納在當下的反抗,包括他身邊的白人慘遭殺害,這些白人取代了杜納在斯泰倫的小說中提到的人物,而這名身份不明的讀者則猜測杜納的動機以及改變他所反抗的環境的最終效果。美國發行商認為此類場景太過煽動,迫使亞科佩蒂和普羅斯佩里刪除了超過十三分鐘的、明確涉及美國和其他英語國家觀眾種族政治的鏡頭。

反響[編輯]

儘管導演亞科佩蒂和普羅斯佩里聲稱該片沒有種族歧視,但該片仍經常被批評為種族主義影片。羅傑·埃伯特在1972年對美國刪減版的評論中斷言,導演們「偽裝成紀錄片,對斯文做出了最令人厭惡、最輕蔑的侮辱」[4]。他還稱該片為「殘酷的剝削」,認為導演們讓扮演奴隸的海地臨時演員出演影片中描繪的極端非人化的情景,貶低了這些臨時演員的人格。吉恩·西斯克爾英語Gene Siskel將這部電影列為他在1972年看過的最噁心電影的年終名單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魔屋》)[5]。影評人保琳·凱爾英語Pauline Kael稱這部電影是「最具體、最狂熱的種族戰爭煽動」[6]

導演們否認種族歧視的指控;在2003年的紀錄片《摩多教父》(Godfathers of Mondo)中,他們特別指出,製作《殘酷人生》的目的之一是「製作一部明顯反種族主義的新電影」,以回應埃伯特等人對他們上一部電影《殘酷世界》中存在種族主義的批評[7]

這部電影在商業上是失敗的[3]。目前,影片被認為是邪典電影[8]

義大利影評人馬可·朱斯蒂稱其「還不錯」,並記得眾多的裸體場景「在當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

配樂[編輯]

這部電影由義大利作曲家里茲·歐特拉尼[2]配樂,以卡蒂娜·拉涅里英語Katyna Ranieri演唱的主題曲「Oh My Love」而聞名[2],後來該主題曲被用於電影《亡命駕駛》(2011年)的配樂中。之前歐特拉尼還與導演亞科佩蒂和普羅斯佩里合作過電影《非人生活》和《殘酷世界》。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Giusti 1999,第4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Giusti 1999,第5頁.
  3. ^ 3.0 3.1 3.2 Provocateur Gualtiero Jacopetti Dead at 91: Honoring the Man Behind the Mondo Movies. Richard Corliss, August 21, 2011.
  4. ^ Farewell Uncle Tom
  5. ^ Siskel, Gene. The sickest of '72... to a healthier '73. Chicago Tribune. 14 January 1973 –透過Newspapers.com. 
  6. ^ Pauline Kael, "The Current Cinema: Notes on Black Movies", New Yorker, December 2, 1972, 163.
  7. ^ The Godfathers of Mondo. Dir. David Gregory. Blue Underground, 2003.
  8. ^ Inside the Most Racially Horrifying Movie Ever Jen Yamato, "The Daily Beast", Sep. 30, 2015

參考書目[編輯]

  • Giusti, Marco. dizionario dei film italiani STRACULT [sic]. Cles: Sterling & Kupfer. 1999. ISBN 978-88-200-2919-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