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消費者物價指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CPI」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消費者價格指數[1]
消費價格指數[1]
臺灣消費者物價指數
港澳綜合消費物價指數
日本、韓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英語:Consumer Price Index縮寫CPI),中國大陸稱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香港稱為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經濟學上,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一般定義超過3%為通貨膨脹,超過5%就是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2]。CPI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成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3]。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膨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國家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可用的手段有加息、緊縮銀根、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增加生產、平抑物價等[4]

計算方式[編輯]

消費者物價指數測量的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包括多種(常有幾百種)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這多種商品和服務會被分為幾個主要的類別。在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時,每一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數。這些權數是通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權數會經常修正,以使它們與現實情況相符。CPI是一個固定的數量價格指數並且無法反映商品品質的改進或者下降,對新產品也不加考慮。CPI若扣除容易波動的食物能源的統計數字,此數據稱為「核心物價變動率」,當核心物價變動率低於3%時,經濟成長率應是處於相對低的水準。

美國[編輯]

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涵蓋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醫療成衣娛樂、其他等七大類商品的物價來決定各種支出的權數[5]

台灣[編輯]

  • 目前台灣的CPI共包括395個項目群,包括食物類(肉類、水產、蔬菜、水果等)、衣著類(成衣等)、居住類(房租、水電燃氣等)、交通類(油料費、交通服務費等)、醫療保健類(醫療費用等)、教育娛樂類(教養費用等)以及雜項類(理容服務費等)等7個基本分類,以1985年台灣家庭消費結構為權數,此項權數主要根據家庭收支調查資料計算而得,每五年更換一次,以反映消費支出型態的變化[6][7]
  • 2013年8月,中華民國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累計達(含)3%以上時,再行召開下一次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重新訂定基本工資[8]
  • 國民年金的投保金額,於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5%時,就會依該成長率調整投保金額。

中國大陸[編輯]

  • 中國大陸的CPI的構成包含食品、菸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娛樂教育文化、居住八大類產品價格,在八大類產品中CPI權重最高的是食品,其權重為32.7%,因此食品價格上漲將推動整個CPI上漲[9]
  • 2007年,中國大陸CPI受食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而一路走高,11月份的CPI同比上漲6.9%,創11年來新高,也因此使得CPI成為了當年熱門話題[10]
  • 2019年7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2.8%,是近一年半以來高,高於市場預期。

CPI與人民感受之差異[編輯]

CPI 總指數為所有家庭購買各種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的加權平均情況;由於每個家庭購買的內容及頻度不同,且可能差異懸殊,總指數變動與個人對物價漲跌的感受,常有落差,此種現象,各國皆然。依國外(日本、歐盟、加拿大及英國等)研究結果顯示,一般民眾對購買頻度較高商品之價格漲跌感受較為深刻,例如食物類價格短期波動,多數家庭時有感受,至於久久才購買 1 次的 3C 電子產品,其價格變化容易忽視。

但在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時,每一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數。這些權數是通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權數會經常修正,以使它們與現實情況相符。 [11]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1.0 1.1 李澈. 第四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发布. 中國教育報. 2016-06-22. 
  2. ^ 消费者物价指数有用吗?. 新華網. 2007年6月14日 [200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5) (中文(簡體)). 
  3. ^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什么?. 國際經濟時報. 2008-09-10 [2008-12-24]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4. ^ 鄒東濤. CPI·房价·股市. 湖北日報 網絡版. 2008-03-21 [200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5) (中文(簡體)). 
  5. ^ 基本面解读——消费者物价指数. [2008-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1). 
  6.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9-28.
  7. ^ 經濟講義 物價指數與通貨膨脹. 大紀元. 2005-09-09 [200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5) (中文(繁體)). 
  8. ^ 基本工資雙漲!明年月薪漲至19273元 時薪漲至115元. 今日新聞網. 2013-08-28 [201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9. ^ 如何看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 南方網. 2008-04-16 [200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5) (中文(簡體)). 
  10. ^ 2007年度热词——CPI. 新浪網. [200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1) (中文(簡體)). 
  11. ^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物價指數. [2015-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3). 

來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