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勞動部
勞動部 Ministry of Labor(英語) | |
---|---|
![]() | |
![]() 勞動部部徽 | |
基本信息 | |
機關類型 | 中央二級行政機關 |
所屬部門 | 行政院 |
年度預算額 | 新臺幣1,247.16億元(2019年) |
授權法源 | 行政院組織法 勞動部組織法 |
主要官員 | |
部長 | 許銘春 |
政務次長 常務次長 | 王尚志[1]、王安邦[2] 陳明仁[3] |
主任秘書 | 白麗真 |
任命者 | 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
組織編制 | |
內部單位 | 6司、6處 |
附屬機關 | 2署、2局、1所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87年8月1日 |
前身機關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
聯絡信息 | |
![]() 臺灣省合作金庫大樓大門,右側釘掛勞動部銘板 | |
地址 | 10047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7號9樓(臺灣省合作金庫大樓) |
電話 | 本部總機: +886 2 8995-6866 本部傳真: +886 2 8590-2960 勞工諮詢申訴專線: 1955 |
網站 | www.mol.gov.tw |
勞動部是中華民國有關勞工、人力資源等勞動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負責辦理社會保險類的勞工保險,與代辦國民年金保險。
歷史[编辑]
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施行前,國民政府曾計畫在行政院成立「勞動部」。到了1948年5月13日,行政院改成立「社會部」,原先規劃的勞動部降編為社會部下的勞工部門。1949年3月21日,裁撤社會部,勞工業務改由內政部負責,成立「內政部勞工司」。
1987年8月1日,內政部勞工司改制,獨立升格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9年7月精省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承接原屬臺灣省政府勞工處業務,臺灣省政府勞工處改組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13年1月1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承接原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有關青年就業業務(青年職業訓練中心)。2014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再改組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
行政院有鑑於世界各國之勞工和就業事項大多設立「部」為中央主管機關,從而擬訂要將原先勞委會升格為部。1990年李登輝政府提出的《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擬成立勞動部。2004年6月,陳水扁政府的行政院組織改造版本擬成立「勞動及人力資源部」。2009年2月,馬英九政府的行政院組改版本確定成立「勞動部」,送立法院審查。2014年1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動部組織法》、《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組織法》、《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織法》、《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組織法》、《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組織法》與《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組織法》[4]。2014年2月17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改制升格為「勞動部」。
從租屋到自有辦公空間[编辑]
從勞動部為獨立部會的時候,都苦於無自有的辦公廳舍,需向他人承租。2001年至2018年5月,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租用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83號「帝國花園廣場大廈」部分空間為辦公空間[5]。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升格為勞動部時,仍租用帝國花園廣場大廈部分空間為本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動力發展署等單位則設址於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
2017年7月,勞動部拍版預定2018年中旬搬遷到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7號「臺灣省合作金庫大樓」(合作金庫銀行舊總行大樓)[6]。
到了2018年5月14日,勞動部本部遷移至臺灣省合作金庫大樓4至11樓正式上班,但勞動部表示仍將繼續尋覓自有辦公廳舍[5][7]。
2020年6月1日,勞動部確認未來將有自有空間,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發佈新聞稿,表示旗下的榮民工程公司解散後,原先所屬資產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志清大樓」9至13樓將於2021年售予勞動部[8]。勞動部預計將在2023年遷入志清大樓辦公,並不再編列租屋預算。[9]
組織[编辑]
內部單位[编辑]
- 綜合規劃司
- 勞動關係司
- 勞動保險司
- 勞動福祉退休司
-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
- 勞動法務司
- 人事處
- 政風處
- 祕書處
- 統計處
- 會計處
- 資訊處
所屬機關(構)[编辑]
歷任首長[编辑]
任別 | 圖像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主任委員 | |||||
1 | ![]() |
鄭水枝 (1926–2020) |
![]() |
1987年8月 | 1989年2月 |
2 | ![]() |
趙守博 (1941–) |
1989年2月24日 | 1994年12月15日 | |
3 | ![]() |
謝深山 (1939–) |
1994年12月15日 | 1997年5月20日 | |
4 | 許介圭 | 1997年5月20日 | 1998年2月1日 | ||
5 | 詹火生 (1949–) |
![]() |
1998年2月1日 | 2000年5月20日 | |
6 | ![]() |
陳菊 (1950–) |
![]() |
2000年5月20日 | 2005年9月19日 |
7 | 李應元 (1953–2021) |
2005年9月19日 | 2007年5月20日 | ||
8 | 盧天麟 (1959–) |
2007年5月20日 | 2008年5月20日 | ||
9 | ![]() |
王如玄 (1961–) |
![]() |
2008年5月20日 | 2012年10月2日 |
10 | 潘世偉 (1955–) |
2012年10月2日 | 2014年2月16日 | ||
勞動部 部長 | |||||
1 | 潘世偉 | ![]() |
2014年2月17日 | 2014年7月29日 | |
代理 | 郝鳳鳴 (1959–) |
2014年7月24日 | 2014年8月22日 | ||
2 | ![]() |
陳雄文 (1954–) |
![]() |
2014年8月22日 | 2016年5月20日 |
3 | ![]() |
郭芳煜 (1952–) |
![]() |
2016年5月20日 | 2017年2月7日 |
4 | ![]() |
林美珠 (1953–) |
2017年2月8日 | 2018年2月26日 | |
5 | ![]() |
許銘春 (1965–) |
![]() |
2018年2月26日 | 現任 |
凍結國際移工時程[编辑]
對
泰國籍移工[编辑]
對
越南籍移工[编辑]
- 2003年5月19日起,因越南家庭看護工和漁工逃跑問題嚴重,暫停越籍漁工來臺工作[12],凍結將至2015年6月解禁。
- 2004年1月20日起,暫停引進越南家庭幫傭及家庭看護工,凍結至2015年6月解禁。
對
菲律賓籍移工[编辑]
- 2000年5月,詹火生擔任主委時,因菲律賓介入臺灣勞資爭議,凍結菲籍移工來臺半年。
- 2011年2月,王如玄擔任主委時,菲律賓逕將臺灣詐騙集團遣送至中國大陸,凍結菲籍移工來臺四個月。[13]
- 2013年5月15日,因2013年菲律賓公務船攻擊臺灣漁船事件全面凍結菲籍移工。8月8日,菲律賓政府對此事件做出具體回應後,恢復引進菲籍移工[14]。
對
印度尼西亞籍移工[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政務次長 王尚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勞動部.109-05-22
- ^ 政務次長 王安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勞動部109-05-20
- ^ 常務次長 陳明仁. [2020-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魏紜鈴,勞動部可望半年內掛牌成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4-01-09
- ^ 5.0 5.1 勞動部秘書處新聞聯絡室. 勞動部要搬家了,服務不中斷。. 中華民國勞動部. 2018-05-09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 ^ 邱紀維. 「無殼蝸牛」勞動部搬新家 明年進駐銀行大樓鄰近公園. NOWnews 今日新聞. 2017-07-10 [2018-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5).
- ^ 生活中心. 勞動部搬家了 新地址樓下是金庫. 蘋果即時. 蘋果日報. 2018-05-24 [2018-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0).
- ^ 洪哲政. 64年榮民工程公司解散. 聯合晚報. 2020-06-01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早年榮工處最後一筆財產與歷史象徵,是台北市松江路志清大樓三個樓層辦公室,明年售予勞動部。……退輔會說,榮民工程公司目前尚未處分的資產,包括林口、新店兩處土地,因未來有市地重劃空間,依《國有財產法》由國產署未來處分,可有80億到90億元回收。志清大樓9樓到13樓,110年售予勞動部。尚有7億餘元欠款,由退輔會編列預算填補。
- ^ 吳欣紜. 勞動部112年再度搬家 入住志清大樓. 中央社 (台北市). 2020-11-12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中文(臺灣)).
勞動部長期租用辦公室。不含附屬機關,光是部本部的年租金就高達新台幣5800多萬元,遭立委要求檢討。勞動部今天表示,預計於112年進駐自有辦公廳舍松江路志清大樓,屆時可免除租金編列,減輕國庫負擔。
- ^ 組織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勞動部.2020-04-23
- ^ 部長介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勞動部.2020-05-19
- ^ 解凍越勞?!勞委會:越方需有具體成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南亞集團,2008-04-14
- ^ 鐘聖雄,凍結外勞護國家尊嚴?學者:顯示台灣外交籌碼貧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視新聞,2011-02-08[2011-02-08]
- ^ 蔡和穎,林永樂:取消對菲國11項制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通訊社,2013-08-08
- ^ 陳文蔚,引進印尼勞工 今起全面凍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02-08-01 [2002-08-01]
- 行政院組織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 99 年 02 月 03 日
- 勞動部組織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 103 年 01 月 29 日
- 勞動部處務規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 104 年 09 月 29 日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華民國勞動部 |
![]() |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 中華民國勞動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英文)
- 勞動部勞動法令查詢系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華民國勞動部的Facebook專頁
- 中華民國勞動部在Flickr上的页面
- YouTube上的勞動部MOL頻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