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清海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海鎮
청해진
清海鎮將島
地點 南韓全羅南道莞島郡莞島邑韓語완도읍長佐里734番地
類型防守陣地英語Redoubt
面積482,884平方公尺(5,197,720平方英尺)
歷史
時代新羅王朝
官方名稱莞島 清海鎮 遺蹟
評定時間1984年9月1日
參考編碼308
官方網站國家遺產入口網(韓文)
韓語名稱
諺文청해진
漢字
文觀部式Cheonghaejin
馬-賴式Ch'ŏnghaejin

清海鎮韓語:청해진淸海鎭 Cheonghaejin)是位於韓國全羅南道莞島郡將島的統一新羅時代的軍鎮遺址。莞島到將島的距離約為180米左右,每天兩次退潮時連接兩個島嶼的路露出水面後可步行往返。9世紀統一新羅時代,武將張保皋將軍在此處建立了清海鎮並擊退了海賊掌握了三海海上統治權,保護了清海鎮這個海上重要貿易要塞。因此清海鎮遺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1]

遺址和文物[編輯]

  • 木柵(木樁列):位於海島入口的木樁列總長331米,基本為橡樹樁,據學者推測應為防禦用。根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木柵始建於9世紀中期。在將島的南邊和西北部海岸留有約有1,000多個直徑40∼80cm的木柵。[2]
  • 清海鎮城:總長890米,防禦牆一層及二層由石頭組成,將兩列石頭以5~6米的間隔平行排列後,用土緊密填充空隙部分修建而成,此建築技術被稱為板築技術。[2]
  • 外城門:作為連接城內外的通道,在需要時可阻擋敵軍侵入,是反攻及擊退敵軍的重要塞口。
從內城門眺望外城門
  • 內城門:作為城內第二層出入通道,同樣具有防禦功能。
  • 高台:位於東西走向的清海鎮南城牆中段高地,是監視由國外入境的商船及海賊的絕佳之處。

參考注釋[編輯]

  1. ^ 莞岛清海镇遗址. [2017-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2. ^ 2.0 2.1 Reference to Cheonghaejin ruins in the Encyclopedia of Korea Culture. [2017-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