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搖滾
監獄搖滾 Jailhouse Rock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理察·索普 |
監製 | 潘德洛·S·伯曼 |
劇本 | 蓋伊·特羅斯帕(Guy Trosper) |
故事 | 內德里克·楊(Nedrick Young) |
主演 | |
配樂 | 傑夫·亞歷山大 |
攝影 | 勞勃·J·布朗納(Robert J. Bronner) |
剪輯 | 雷夫·E·溫特斯(Ralph E. Winters) |
製片商 | 埃文製片(Avon Productions) |
片長 | 96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米高梅公司 |
預算 | 40萬美元(估計值) |
票房 | 400萬美元 (美國)[1]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浪子歌王 |
《監獄搖滾》(英語:Jailhouse Rock)是一部於1957年上映的美國歌舞片,由理察·索普執導,由艾維斯·普里斯萊(貓王)、朱迪·泰勒和米基·肖夫尼西主演,故事由內德里克·楊創作,影片由米高梅公司發行,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因意外殺人入獄,室友發現了他的音樂天賦於是加以培養,出獄後這個年輕人成為一名歌手,並逐漸成長為明星的故事。這是「貓王」的第三部電影。
製片人潘德洛·S·伯曼的太太說服他製作一部由貓王主演的電影,他於是聯繫了工作室負責人本尼·陶和威廉·莫里斯奮進娛樂公司總裁亞比·拉斯特弗吉爾,之後伯曼聘請了以拍片速度快聞名的理察·索普,影片的創作從1957年5月13日開始,同年6月17日結束。電影中與片名同名的舞蹈段落被稱為「貓王最偉大的銀幕瞬間」。
影片的前期製作開始前,米高梅聘請傑瑞·雷伯和邁克·斯托勒來創作電影的音樂。兩人於4月被請到紐約展示已經完成的曲目,但他們還啥也沒寫,反而在城市裡旅遊,之後簡·阿珀巴赫用一台沙發將兩人堵在酒店房間裡,直到他們把歌曲創作出來為止。貓王於4月30日和5月3日在好萊塢錄製了相應歌曲,後又於5月9日在米高梅的攝影棚里再錄了一首歌曲。這些曲段在後期製作期間錄製到電影中,而貓王在電影拍攝期間則只是以動作表演歌詞內容。
《監獄搖滾》於1957年10月17日在田納西州的孟菲斯舉行了首映典禮,11月8日起在全美範圍上映。電影票房收入為400萬美元,相當於預算的10倍,在《綜藝》票房榜上沖至第3位,在年度電影票房榜上名位第14位。截止1969年,《監獄搖滾》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收益可媲美1939年的《綠野仙蹤》。影評人的評價褒貶不一,許多負面評價都是針對貓王的角色。2004年,影片因其「文化、歷史和審美方面的顯著成就」,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國家電影登記部下屬的國家電影保存委員會保護電影名單。
情節介紹
[編輯]建築工文斯·艾弗瑞特在一家酒吧的鬥毆事件中意外殺死了一個好鬥的醉漢,法庭以過失殺人罪判他進入州立監獄服刑10年。他的室友漢克·霍頓曾是位鄉村和西部歌手,後者聽到文斯的歌聲,還看到他亂彈自己的吉他後開始教文斯演奏。漢克說服文斯參加一場即將舉行的囚犯表演,節目將面向全國的電視觀眾播出。演出後許多粉絲給文森來信,但漢克都截下來沒有給文斯看到,他隨後說服文斯與自己簽訂合約成為平等合作夥伴一起表演。
出獄20個月後,文斯從監獄長手中拿到了粉絲寄來的信。漢克承諾會在自己朋友開的一間夜總會給他找份歌手的工作,文斯在這裡認識了佩琪·凡·艾爾登,她是另一位歌手的經理。夜總會的老闆不願請文斯來這裡唱歌,但表示要是他願意打雜倒是會有份工。文斯趁樂團休息時上台演唱,但被台下一位大聲說笑的顧客激怒了,他砸了自己的吉他後離開。佩琪跟了上去,並說服他錄製一段磁帶。之後佩琪把曲目帶到一家唱片行,對方覺得不怎麼樣,但還是答應把磁帶播放給自己在紐約的老闆聽。次日,佩琪告訴文斯說歌已經成功售出,兩人前往她父母家參加聚會,但文斯又因誤以為一位客人蔑視自己而冒犯了對方後離去。憤怒的佩琪追上去質問,可文斯卻激動地吻了她。
文斯和佩琪去買他的單曲唱片,但卻意外發現發行的是佩琪另一位歌手的曲目。文斯憤怒了衝進唱片行並扇了經理耳光。厭倦了上當受騙的文斯建議兩人組建自己的唱片行,並請來了一位律師打點財務。文斯又錄製了一首歌,但在推銷過程中四處碰壁。佩琪以答應和對方約會說服了一位唱片騎師朋友泰德·托伯特,後者答應在節目中播放這首歌,歌曲也一炮打響。晚上,文斯邀佩琪外出慶祝,但卻失望地得知她接受了泰德的晚餐約會。獲得假釋的漢克在一個聚會上找到文斯,說服對方在即將開始的演出中給自己一個出場的機會,但他的表演由於音樂風格已經過時而被剪除了。之後文斯告知漢克,據自己的律師所說,兩人在獄中簽訂的合同一文不知,但自己還是願意給對方10%的費用,漢克接受了。
幾個月的時間內,文斯成了明星,並且變得傲慢起來,佩琪與他也不再是無話不談。文斯與一個電影公司簽訂了拍片合同,該公司老闆要求他為了宣傳方面需要和公司培養的新女明星雪莉·威爾遜呆在一塊兒。雪莉一開始對與文斯合作並沒感到有什麼了不起,但之後卻愛上了他。文斯對佩琪的意外出現感到高興,但得知她只是來談生意時心裡很失望。兩人的律師表示有家大唱片公司打算收購他們的唱片行,這能讓文斯發大財。佩琪不願意轉讓,但文斯表示自己擁有主要控股權,所以他會完成這筆交易,佩琪對此很難過。之前已經對文斯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感到厭煩的漢克這時更感到憤怒於是加以挑釁,後者拒絕還手,漢克打中了文斯的喉嚨,這有可能導致他再也不能唱歌。被馬上送到醫院後,文斯原諒了漢克並意識到自己和佩琪都很愛對方。大夫宣布文斯的嗓音已經完全恢復,但文斯還是擔心有受到影響,他對著佩琪深情演唱《Young and Beautiful》,事實證明他的聲線依然完美。
演員表
[編輯]- 艾維斯·普里斯萊飾演文斯·艾弗里特(Vince Everett),他因過失殺人罪入獄,出獄後因為自己的歌喉而成為明星[2]。製片人潘德洛·S·伯曼的太太說服他製作一部由貓王主演的電影,伯曼聯繫了貓王的經紀人科洛內爾·湯姆·帕克,詢問是否可以將一份劇本交給他或貓王過目,但帕克表示不感興趣而予以拒絕。伯曼請帕克開出條件,帕克於是表示除非可以擁有對電影音樂唱片發行收取版權費用的權利他才會感興趣[3][4]。貓王的片酬為25萬美元,加上電影發行版權收入的50%[5]。
- 朱迪·泰勒飾佩琪·凡·艾爾登(Peggy Van Alden),幫助文斯事業發展起來的音樂人,之後成了他的情人[6]。本片是泰勒出演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電影,她之前只出演過電視節目和舞台劇[7][8]。7月4日,泰勒和丈夫兩人在一起車禍中雙雙遇難,這時電影製作剛剛完成,尚未上映[7]。
- 米基·肖夫尼西飾漢克·霍頓(Hunk Houghton),文斯在監獄的室友,以前曾是位鄉村和西部歌手。他教導文斯提高自己的吉他演奏技巧,出獄後成了後者的助手[6]。肖夫尼西曾因出演《亂世忠魂》成名[9]。他也是位喜劇演員,《綜藝》曾在本片開始製作前報道過他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表演。《貓王和格拉迪斯》(Elvis and Gladys)一書的作者伊萊恩·鄧迪(Elaine Dundy)認為米基·肖夫尼西是一個「奇怪的選擇」,是製片人伯曼的莫不關心,並且將選擇演員的權力下放給他人的結果[10]。
- 詹妮弗·霍爾登(Jennifer Holden)飾雪莉·威爾遜,一個電影公司的新興女星,即將與文斯在一部電影中合作[12]。本片是霍爾登的處女作,她於1956年5月在米高梅參加試鏡並馬上就被選中。她曾在紐約上演的舞台劇中扮演過小角色[13]。
- 貓王這一時期合作的樂團成員也在片中作為文斯的樂團出場,但他們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演員名單中[15]。
製作
[編輯]《監獄搖滾》是貓王出演的第三部電影,也是他首次和米高梅合作[16]。影片是在位於卡爾弗城的米高梅工作室攝製的[5]。電影以黑白膠捲拍攝,是米高梅第一部用最新開發的35毫米變形鏡頭拍攝的作品[16][17]。起初影片的標題為《艱難的方式》(The Hard Way),再又改成了《監獄小子》(Jailhouse Kid),最終由米高梅定為了《監獄搖滾》[16]。公司起初沒有在這年發行的打算,《綜藝》雜誌報道稱這是因為片中的故事是根據一位黑名單作家內德·楊的原創故事改編的。此外,米高梅一般也不會製作任何不是根據已經獲得成功的書籍或舞台劇等作品改編的電影[10][18]。電影製作期間,製片人伯曼主要關注的是自己的另一個項目《卡拉馬佐夫兄弟》,於是他讓工作室的負責人本尼·陶和威廉·莫里斯奮進娛樂公司總裁亞比·拉斯特弗吉爾決定演員人選[10],他還選中了以拍片速度快聞名的理察·索普出任導演[19][20]。
片中拍攝的第一組鏡頭是同名主打歌《Jailhouse Rock》的舞蹈段落[16]。這段由布雷特·法默(Brett Farmer)編排的「高潮迴旋」舞蹈曲目塑造了一個「壯麗的色情化(如果不是同性色情化的話)男性形象」[21],被部分觀點認為是貓王最光輝的銀幕瞬間[22][23]。亞歷克斯·羅梅羅(Alex Romero)以佛雷·亞斯坦和金·凱利的舞蹈為靈感設計了舞步。貓王起初對羅梅羅的編排不大信服,後者播放一些曲目請貓王跳舞,用後者自己的動作來編排最終的曲段[24]。金·凱利在一次到片場時看到這段舞蹈,當場鼓掌予以肯定[16]。
電影的拍攝於1957年5月13日開始,舞蹈編排都是新設計的[25]。拍攝監獄中的段落時貓王的特色髮型和鬢角以假髮和化妝掩蓋[26]。表演期間他的一顆牙帽脫落並掉進了他的肺中,立即送到醫院取出後貓王也在那裡過夜[16][25][26],第二天再繼續拍攝[27]。拍攝期間貓王只是通過動作來表演,因為這些歌曲之前已經錄製下來,準備在後期製作時以配音形式融合到電影中[28]。
索普通常情況下都會把鏡頭一次搞掂,他於1957年6月17日完成了拍攝[20][29][30]。《監獄搖滾》是朱迪·泰勒的遺作,電影拍攝完成兩星期後她就在一起車禍中和丈夫兩人雙雙遇難[31]。貓王對此感到難過,因此沒有出席首映典禮[32],一些來源還稱貓王從來沒有看過完成後的電影[16]。
原聲帶
[編輯]電影製作開始前,搖滾歌曲作家傑瑞·雷伯和邁克·斯托勒獲聘創作電影的音樂。兩人接受了這位工作但連續數月沒有給米高梅寄去任何作品。1957年4月,公司聯繫兩人前往紐約會面,更新一下工作進度,結果還是沒有任何作品的兩人到了紐約後不但沒有立即開始創作,反而在城市裡四處閒晃。希爾和蘭格音樂出版公司經理簡·阿珀巴赫把兩人堵在了酒店房間要求看到創作的歌曲。得知對方啥也沒寫後,他決定把兩人鎖在房間裡,並且用沙發堵上門,告訴對方沒寫出歌來休想離開。4個小時後,雷伯和斯托勒給出了《I Want to Be Free》(意為《我想要自由》)、《Treat Me Nice》(意為《好好待我》)、《(You're So Square) Baby I Don't Care》(意為《我才不管呢寶貝》)和《Jailhouse Rock》(意為《監獄搖滾》)4首作品[33]。
貓王於1957年4月30日和5月3日在好萊塢錄製了歌曲,此外還於5月9日在米高梅公司位於好萊塢的攝影棚錄製了《Don't Leave Me Now》[34]。創作歌曲的雷伯和斯托勒於4月30日獲邀來到錄製現場並見到了貓王。錄製期間,斯托勒在歌曲《Treat Me Nice》上通過演奏鋼琴對貓王進行了指導,後者對他的表現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說服米高梅請斯托勒出演電影中的鋼琴演奏家[15]。
以下歌曲如未特別說明則均是貓王表演的:[35]
- 《One More Day》(由米基·肖夫尼西表演)
- 《Young and Beautiful》
- (I Want To Be Free》
- 《Don't Leave Me Now》
- 《Treat Me Nice》
- 《Jailhouse Rock》(其中的舞蹈也是由貓王編排的)
- 《(You're So Square) Baby I Don't Care》
發行
[編輯]《監獄搖滾》於1957年11月8日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首映[31],11月18日起在全國範圍上映,在《綜藝》票房榜上沖至第3位,在年度電影票房榜上名位第14位。電影的預算為40萬美元,相當於2012年的330萬9953美元[36],收入為400萬美元,相當於2012年的3310萬美元[36][16][37]。1957年的貓王在電影業的票房號召力名列第4,根據《綜藝》的統計,截止1969年,《監獄搖滾》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收益可媲美1939年的《綠野仙蹤》[31]。
專業評價
[編輯]雖然在商業上獲得了成功,但影評人對《監獄搖滾》的評價褒貶不一。貓王扮演的男主角引起了爭議,因為這是個反英雄角色[38][39],還是個經常說「見鬼」的罪犯,還有一個鏡頭顯示貓王和泰勒在同一張床上,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可恥的、褻瀆性的描繪[16]。家長與教師協會認為影片的故事陳腐不堪,吹噓著低廉的人生價值[40],《紐約時報》批評了蓋伊·特羅斯帕的劇本,認為其中朱迪·泰勒和米基·肖夫尼西的角色「被迫對英雄的自私傲慢做出陪襯」,還有雜誌批評影片「令人不快,平常無奇,索然無味。」[41]
還有一些出版物批評的是貓王的表演。《時代》批評了他在舞台上的個性[42],《邁阿密新聞》把電影比作恐怖片,聲稱「記錄顯示,只有貓王和他的《監獄搖滾》能夠跟上這個電影處女作的『個性』。估計這也是他們怪模怪樣表演的最後一次出現了。」[43]爵士樂雜誌《Down Beat》認為貓王的表演「外行而乏味」[44],英國雜誌《旁觀者》形容貓王的表演從《浪子歌聲》中的「愚蠢」變成了「危險得幾乎讓人感到排斥」[45]。
其他一些影評人給了本片較為正面的評價。《斯克內克塔迪公報》(The Schenectady Gazette)的路易斯·波伊卡(Louise Boyca)稱讚貓王的柔焦鏡頭很有藝術氣息。他還指出電影的成本較低,認為貓王在歌唱和個性表演上都處於頂峰[46]。《加茲登時報》認為「貓王不但證明自己是一個嚴肅的演員……還通過首次在銀幕上跳舞表現出自己表演的多樣性。電影中……還包括貓王獨特的歌唱風格。」[47]雜誌《看》也對電影表示了讚賞[48]。
作家托馬斯·多赫蒂(Thomas Doherty)認為《監獄搖滾》中無論是敘事部分還是電影化表演的處理,都顯示對搖滾樂的了解和尊重……主題曲的精心編排,長鏡頭和給予各首曲目不間斷的銀幕表演時間,以及音樂的節奏,搖滾樂的品質和強度,都顯示出對貓王搖滾樂的欣賞[49]。 Allrovi的哈爾·艾里克森(Hal Erickson)認為電影「自始至終在故事和歌曲之間獲得了完美的平衡」[50],馬克·德明(Mark Deming)認為《監獄搖滾》是少數真正展現出貓王野性、性感和嘲諷式人格魅力的電影[50]。
榮譽
[編輯]1991年,美國作曲家、作家和發行商協會將「標準劇情片最佳表現獎」授予創作歌曲《Jailhouse Rock》的傑瑞·雷伯和邁克·斯托勒[51]。2004年,《監獄搖滾》因其「文化、歷史和審美方面的顯著成就」,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國家電影登記部下屬的國家電影保存委員會保護電影名單[16]。影片以貓王與其他「囚犯」一起在「牢房」中表演同名主打歌的舞蹈段落聞名。這一段落也被廣泛認為是貓王電影中最令人難忘的音樂橋段,還被音樂歷史學家認為是現代音樂視頻的原型[30][52]。2008年,《帝國雜誌》評選史上500部最偉大電影,《監獄搖滾》名列第495位[53],而根據爛番茄上收集的14篇評論文章,其中11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79%,平均得分6.9(最高10分)[54]。
腳註
[編輯]- ^ Variety 1958,第30頁.
- ^ Templeton & Craig 2002,第15–6頁.
- ^ Dundy 2004,第286–87頁.
- ^ Goldman 1981,第237頁.
- ^ 5.0 5.1 Cotten 1985,第129頁.
- ^ 6.0 6.1 Templeton & Craig 2002,第15-6頁.
- ^ 7.0 7.1 Glut & Harmon 1975,第47頁.
- ^ St. Joseph 1957.
- ^ Garner & Mrotek 1999,第11頁.
- ^ 10.0 10.1 10.2 Dundy 2004,第286頁.
- ^ TCM.
- ^ Dickinson 2008,第63頁.
- ^ Worth & Tamerius 1992,第229頁.
- ^ Worth & Tamerius 1992,第230頁.
- ^ 15.0 15.1 Collins 2005,第88頁.
-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Victor 2008,第269頁.
- ^ Finler 2003,第151頁.
- ^ Giglio 2010,第109頁.
- ^ Eagan 2010,第536頁.
- ^ 20.0 20.1 Relyea 2008,第72頁.
- ^ Farmer 2000,第86頁.
- ^ Brown & Broeske 1997,第124頁.
- ^ Poore 1998,第20頁.
- ^ Humphries 2003,第52頁.
- ^ 25.0 25.1 Guralnick 1994,第409–10頁.
- ^ 26.0 26.1 Slaughter 2005,第46頁.
- ^ Relyea 2008,第71頁.
- ^ Millard 2005,第239頁.
- ^ Guralnick 1994,第413頁.
- ^ 30.0 30.1 Guralnick & Jorgensen 1999,第106頁.
- ^ 31.0 31.1 31.2 Templeton & Craig 2002,第16頁.
- ^ Clayton 2006,第87頁.
- ^ Collins 2005,第84–7頁.
- ^ Jorgensen 1998,第89–90頁.
- ^ Jorgensen 1998,第90–2頁.
- ^ 36.0 36.1 CPI 2012.
- ^ Denisoff & Romanowski 1991,第87頁.
- ^ Gabbard 1996,第125頁.
- ^ Templeton & Craig 2002,第156頁.
- ^ PTA 1957,第39頁.
- ^ Cue 1958,第22頁.
- ^ Dundy 2004,第290頁.
- ^ Miami 1957,第73頁.
- ^ Down Beat 1958,第21頁.
- ^ The Spectator 1958,第107頁.
- ^ Schenectady 1957,第25頁.
- ^ Gadsden 1957,第3頁.
- ^ Look 1957,第4頁.
- ^ Doherty 2002,第77頁.
- ^ 50.0 50.1 AllRovi.
-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1,第5頁.
- ^ Browne-Cottrell 2008,第77頁.
- ^ Empire 2008.
- ^ Rotten Tomatoes.
參考資料
[編輯]- 書籍
- Brown, Peter Harry; Broeske, Pat H. Down at the End of Lonely Street: The Life and Death of Elvis Presley. New York City: Dutton. 1997. ISBN 978-0-525-94246-7.
- Browne, Blaine; Cottrell, Robert. Modern American Lives: Individuals and Issues in American History Since 1945. Armonk: M.E. Sharpe. 2008 [2013-07-21]. ISBN 978-0-7656-2223-5.
- Clayton, Marie. Elvis Presley: Unseen Archives. Bath: Paragon Pub. 2006. ISBN 978-1-4054-0032-9.
- Collins, Ace. Untold Gold: The Stories Behind Elvis's #1 Hits. Chicago: Chicago Review Press. 2005. ISBN 978-1-55652-565-0.
- Cotten, Lee. All Shook Up: Elvis Day-by-Day, 1954–1977. Ann Arbor: Pierian Press. 1985. ISBN 978-0-87650-172-6.
- Denisoff, Serge; Romanowski, William. Risky Business: Rock in Film.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1 [2013-07-21]. ISBN 978-0-88738-84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4).
- Dickinson, Kay. Off Key: When Film and Music Won't Work Togeth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013-07-21]. ISBN 978-0-19-532663-5.
- Doherty, Thomas. Teenagers and Teenpics: The Juvenilization of American Movies in the 1950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013-07-21]. ISBN 978-1-56639-946-3.
- Dundy, Elaine. Elvis and Gladys.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4 [2013-07-21]. ISBN 978-1-57806-634-6.
- Eagan, Daniel. America's Film Legacy: 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the Landmark Movies in the National Film Registry. New York City: Continuum. 2010 [2013-07-21]. ISBN 978-0-8264-297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4).
- Farmer, Brett. Spectacular Passions: Cinema, Fantasy, Gay Male Spectatorship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13-07-21]. ISBN 978-0-8223-2589-5.
- Finler, Joel Waldo. The Hollywood Story 3rd. London: Wallflower Press. 2003 [2013-07-21]. ISBN 978-1-903364-66-6.
- Gabbard, Krin. Jammin' at the Margins: Jazz and the American Cinem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2013-07-21]. ISBN 978-0-226-27788-2.
- Garner, Paul; Mrotek, Sharon. Mousie Garner: Autobiography of a Vaudeville Stooge. Jefferson: McFarland. 1999 [2013-07-21]. ISBN 978-0-7864-0581-7.
- Giglio, Ernest. Here's Looking at You: Hollywood, Film & Politics. New York City: Peter Lang. 2010 [2013-07-21]. ISBN 978-1-4331-0644-6.
- Glut, Donald F; Harmon, Jim. The Great Television Heroes. Garden City: Doubleday. 1975. ISBN 978-0-385-05167-5.
- Goldman, Albert Harry. Elvis. New York City: McGraw-Hill. 1981. ISBN 978-0-07-023657-8.
- Guralnick, Peter. Last Train to Memphis: The Rise of Elvis Presley. Boston: Back Bay Books. 1994. ISBN 978-0-316-33225-5.
- Guralnick, Peter; Jorgensen, Ernst. Elvis: Day by Day: The Definitive Record of His Life and Music. New York City: Ballantine Books. 1999. ISBN 978-0-345-42089-3.
- Humphries, Patrick. Elvis the #1 Hits: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Classics. Kansas City: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2003 [2013-07-21]. ISBN 978-0-7407-3803-6.
- Jorgensen, Ernst. Elvis Presley A Life in Music: The Complete Recording Sessions. New York City: St. Martin's Press. 1998. ISBN 978-0-312-18572-5.
- Millard, Andre. America on Record: A History of Recorded Sound 2nd. New York C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3-07-21]. ISBN 978-0-521-8351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 Poore, Billy. Rockabilly: A Forty-Year Journey. Milwaukee: Hal Leonard Corp. 1998. ISBN 978-0-7935-9142-8.
- Relyea, Robert; Relyea, Craig. Not So Quiet On The Set: My Life in Movies During Hollywood's Macho Era. New York City: iUniverse. 2008 [2013-07-21]. ISBN 978-0-595-713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7).
- Slaughter, Todd. The Elvis Archives. London: Omnibus Press. 2005. ISBN 978-1-84609-067-7.
- Templeton, Steve; Craig, Yvonne. Elvis Presley: Silver Screen Icon: A Collection of Movie Posters. Johnson City, Tennessee: The Overmountain Press. 2002. ISBN 978-1-57072-232-5.
- Victor, Adam. The Elvis Encyclopedia. New York City: Overlook Duckworth. 2008. ISBN 978-0-7156-3816-3.
- Worth, Fred; Tamerius, Steve. Elvis: His Life From A to Z. New York City: Wings Books. 1992. ISBN 978-0-517-06634-8.
- 期刊
- Boyka, Louise. Elvis in 'Jailhouse Rock' Keeps Fans in Tears. Schenectady Gazette. 1957-11-28 [2013-07-21].
- Johnson, Erskine. Hollywood Today!. Gadsden Times. 1957-11-03 [2013-07-21].
- Tynan, John. Farewell, Elvis?. Down Beat (Maher Publications). 1958-01-09, 25 (1–6).
- Monster' Films Get Big Play. The Miami News. 1957-12-08 [2013-07-21].[失效連結]
- Young Judy Tyler Gives Her Formula for Broadway Success. The Sunday News Press 79 (26) (St. Joseph News-Press). 1956-02-25 [2013-07-21].
- Movie Reviews. Cue: The Weekly Magazine of New York life (Cue Publishing Co). February 8, 1958.
- Jailhouse Rock – Movie Review. Look (Cowles Communications). 1957-09-17, 21 (14–26).
- The Spectator 200. Ian Gilmour. 1958-03-21.
- The PTA magazine 52. National Congres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1957.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317 (1–18). Wilkerson Daily Corp. 1991-04-16.
- Top Grosses of 1957. Variety. 1958-01-08.
- 其他
- Erickson, Hal; Deming, Mark. Jailhouse Rock – Synopsis/ Jailhouse Rock – Review. AllRovi.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 Staff. Consumer Price Index (estimate) 1800–2012.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3).
- Jailhouse Rock (1957). TCM. Turner Entertainment Networks, Inc.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9).
- The 5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Empire. 2008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 Jailhouse Rock (1957).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4).
外部連結
[編輯]-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監獄搖滾》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監獄搖滾》的資料(英文)
- 豆瓣電影上《監獄搖滾》的資料 (簡體中文)
- AllMovie上《監獄搖滾》的資料(英文)
- TCM電影資料庫上《監獄搖滾》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