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臺北大天后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北大天后宮,又稱清代臺北府城大天后宮,是臺灣一座由臺灣巡撫劉銘傳等官員建立於臺北府城媽祖廟。該廟後在1912年前後因受颱風嚴重毀損及市區改正等緣故遭拆除,原址隨後建立「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後改稱「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即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身),同時成為臺北新公園(現稱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的一部分。現在,其部分石造結構遺物仍散置於當地。[1]

此外,該廟被棄置於臺北州廳廳舍的「二媽」媽祖軟身神像,在1910年代初被曾石岳等三芝地方仕紳迎請至當地,並由庄民集資興建三芝福成宮供奉至今。

簡介

[編輯]
急公好義坊與後方的臺北大天后宮

光緒十四年(1888年),臺灣巡撫劉銘傳依《欽定大清會典事例》開基起建臺北大天后宮於臺北府城中心地區,祭祀媽祖,祈求守護。該廟主建物為二層樓挑高傳統建築。該廟當年與臺北府文廟臺北府武廟臺北府縣城隍廟並稱四大官祀廟宇。

清代官方的總督府檔案中記載,光緒十四年時,臺北府天后宮由官方出資及宜蘭二品政協陳輝煌的罰款興建而成,由於當時陳輝煌有發動兵變之嫌,朝廷本應嚴懲,但由於巡撫劉銘傳法外施恩,改為僅罰處七千銀圓,而這七千銀圓和官方出資的九千八百八十元銀圓,就是建造天后宮的資金來源。

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以延續舊慣為原則,陸續徵用臺北城內許多公眾及廟宇建築;其中,臺北大天后宮曾被徵作辦務署廳舍、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校舍、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宿舍等。

1900年代至1910年代前後,臺北大天后宮遭有關當局拆除;一說其建物於明治卅三年(1900年)因臺北公園用地計畫整體考量遭拆除[2],另一說為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其建物遭颱風嚴重毀損致無法修復[3],而後於大正元年(1912年)拆除。其後,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祝辰巳主導募款,籌劃於當地建立「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即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身),以紀念前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臺北大天后宮部分廟體石造遺構

據傳,拆除前後,廟內所有神像都被收置於臺北州廳廳舍一儲藏室內。廟體部分石造建築結構在拆解後被散置於當地至今。[1]

後續

[編輯]

三芝小基隆福成宮之主祀媽祖神像據傳原屬臺北大天后宮,該廟也因而成為北臺灣媽祖文化節的重要成員之一。

艋舺料館啟天宮於1921年重修落成後增祀之鎮殿軟身媽祖,據傳亦是原臺北大天后宮神像。[4]然而李建緯透過對於啟天宮鎮殿媽祖的工藝、雕材、入神物等各方面判斷,認為此尊媽祖應當是日治時期所雕刻的,不會是清代雕刻的臺北大天后宮媽祖神像。[5]

艋舺新興宮搬遷至西門町後,自認代表原本的臺北大天后宮,因而改名為「臺北天后宮」。

參見

[編輯]

註腳及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人間福報. 【小角落‧尋古意】台北大天后宮舊址 |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2020-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2). 
  2. ^ 莊永明,《城內舊事》ISBN:978-986-04-1781-4,臺北市文獻委員會,86頁
  3. ^ 陳其南、王尊賢,《消失的博物館記憶、早期臺灣的博物館歷史》ISBN:978-986-02-1758-2,國立臺灣博物館,79頁
  4. ^ 黃賢發,〈艋舺啓天宮沿革〉,《臺北文獻》,直字96期(臺北,1991.06),頁48
  5. ^ 李建緯,〈臺灣軟身媽祖神像的製作與展演—以艋舺啟天宮、白沙屯拱天宮為例〉,《臺灣文獻》,72:4(南投,2021.12),頁19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