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虹口,因虹口港(昔稱沙洪,其與黃浦江交匯處稱洪口)而得名。現虹口地域約在公元6-8世紀成陸。上海開埠前,虹口地區除江灣鎮、虹安鎮、虹口鎮等集鎮外,多系農田漁村。境內以虬(舊)江為界,南屬上海縣,北屬寶山縣。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美國傳教士在境南租地造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辟美僑居留地。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劃定美租界地域。是年八月,英美租界合併,改稱英美公共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三月虹口南部為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的主體部分。虹口以北地區仍分屬上海縣寶山縣。「八一三事變後,虹口淪為日本海軍警備地區,由日本海軍直接管轄。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政府建區,境內主要地域劃為第十六區、十七區、十八區。民國36年(1947年),分別改稱虹口區、北四川路區、提籃橋區。此三區加上後劃入虹口的江灣鎮形成現虹口區的主要部分。

租界時代[編輯]

開闢美租界[編輯]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上海開埠的第六年,美國聖公會差會中國教區主教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1845年來到上海,先在縣城內居住)向新任上海道台吳健彰要求開闢美國居留地,於是吳健彰將虹口區南境,蘇州河北岸與英租界相望的地塊闢為美租界(後與英租界合稱公共租界)。

美租界內最早建成的重要建築物就是美國聖公會差會救主堂,1853年建成,教堂大門開在南面的百老匯路(今大名路),東側的馬路就以文惠廉的名字命名為文監師路或蓬路(今塘沽路)。

1854年,在小刀會占領上海縣城期間,上海的英美法租界自設行政機構工部局,成為國中之國。

1856年,蘇州河外白渡橋的前身「韋爾斯橋」建成,1857年,禮查飯店從今金陵東路外灘附近遷移到韋爾斯橋北側河邊。

187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所辦的公濟醫院自法租界外灘遷到今四川路橋北堍,負責該醫院的天主教修女會在附近建造了會院。

此後,沿蘇州河北岸的居民逐漸增多。工部局陸續自北蘇州路向北修築了吳淞路、乍浦路、天潼路,北四川路等多條道路,這些馬路逐漸向北延伸,直到至租界邊緣,上海、寶山兩縣交界的穿洪浜(靶子路,今武進路),馬路兩側也陸續興建石庫門住宅。

1899年,原英、美公共租界改稱上海國際公共租界,公共租界被劃分為北、東、中、西四區,虹口屬於北區和東區。

20世紀初,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從靶子路繼續向北越界築路,已經深入當時的寶山縣境內,其中最重要的是北四川路北段,向北直達虹口公園(今魯迅公園)。這些越界築路,道路由工部局行使警權,兩側治安則歸華界警察掌管。

日本居留地[編輯]

同治九年(1870年),中日兩國建交,日本人開始來上海經商、僑居,他們在上海的聚居地是虹口。同治十二年(1873年),原日本公館(日本上海出張所)改稱為日本駐上海領事館,位於虹口閔行路3號。北四川路向北越界修築後,大批日本僑民也在此集中居住,日商在此開設購買組合等不少店鋪及福民醫院(今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日本學校、內山書店。

宣統二年(1910年),日本在虹口地區的僑民人數超過其他各國,位居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日本僑民在虹口占有優勢地位,虹口俗稱為「日租界」。日本開始參與租界管理工作。民國5年191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設立日捕股,11月20日,30名日本巡捕到位,接管虹口地區的公共治安事務。

民國14年(1925年)5月30日,五卅慘案爆發,日本於6月9日派遣海軍陸戰隊抵滬,入駐虹口地區,保護僑民。北四川路北端設立了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民國16年(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占領上海,日軍於四川北路布防。

民國21年(1932年)1月28日,駐虹口日軍挑動一二八事變,自海軍陸戰隊總部出發進攻閘北,同十九路軍激戰。3月,停戰。民國21年(1932年)4月29日中日國正式簽署停戰協定前,駐滬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日本於虹口公園舉行閱兵,慶祝日本天皇長壽的天長節及日軍勝利。韓國反日人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賓席投擲炸彈,結果白川義則被炸死,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被炸斷一腿,海軍中將野村吉三郎被炸瞎一目。參見:虹口公園爆炸案

民國21年(1932年)7月6日,公共租界工部局決定將虹口越界築路地段交還中國,被實際占領當地的日本軍隊拒絕,此後,虹口地區淪為日本海軍警備地區,俗稱為「上海日租界」。

民國22年(1933年)大批猶太人為逃避納粹德國的迫害,流亡上海,多數聚居在虹口地區境內,日本當局將其按照無國籍處理,高峰時居住在虹口地區的猶太難民達到1萬7千人。

民國25年(1936年)10月8日,日軍以有水兵被害為由,跨過租界邊境布防,遭到上海市政府的抗議。民國26年(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虹口地區成為戰場。8月20日,張治中部包圍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不久,隨著日本援軍到來,戰場情勢逆轉。11月12日,日軍完全占領上海,公共租界也被迫承認日本對虹口租界區域有著完全的管理權。民國28年(1939年)9月22日,日本完全占領蘇州河以北地區。

民國32年(1943年)8月1日,日本占領軍宣布將租界交還汪精衛政府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戰以中國勝利告終,所有租界區域被國民政府接管。

行政區劃歷史[編輯]

民國34年(公元1945年)8月上海光復後,境內主要地域劃為第十六區、十七區、十八區。民國36年(公元1947年):

民國38年(1949年)5月27日後,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員接管3個區公所,建立區人民政府。

1956年3月,北四川路區與虹口區合併為虹口區。

1958年,原榆林區的大連路和大連西路以南、面積1.22平方公里地域,劃歸提籃橋區。今歐陽路街道沙涇港以東大連西路以南,加上今嘉興路街道新港路以東和新港幼兒園-華師大一附中實驗中學-大連小區-乾鴻苑以東部分。

1959年12月,提籃橋區與虹口區合併為虹口區。

1962年12月,虹口區境羅浮路以西0.06平方公里地域,今來安里劃歸閘北區

1979年,原屬寶山縣楊浦區的0.87平方公里地域劃歸虹口區,今沙涇港-中山北一路-玉田路-東體育會路圍起來部分,加上玉田路-東體育會路以北到中山北二路一半以南部分。

1984年9月,寶山縣江灣鎮,今絕大部分江灣鎮街道涼城新村街道大八寺,今曲陽路街道北片區的9.38平方公里地域劃歸虹口區

1992年劃定區界時,密雲路北端路東約0.03平方公里,今屬同濟大學,劃歸楊浦區,密雲路西約0.02平方公里,今屬虹口區社區福利院,加上復旦大學南區西部小塊,劃歸虹口區。

至此形成區境現狀。此後,虹口區的邊界未再發生改變。[1][2]

參考資料[編輯]

  1. ^ 上海地方志. 区县志 >> 区志 >> 虹口区志 >> 图片、地图 >> 节. [2017-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2. ^ 上海地方志. 区县志 >> 区志 >> 虹口区志 >> 第一编境域·建置 >> 第二章建置 >> 节.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