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喪葬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夏王陵1號陵平面圖

西夏的喪葬文化,是源自西夏人的宗教觀念,西夏人的喪葬習俗受到中國儒家佛教影響。西夏在建國前,是以對自然萬物的神靈信仰,屬於一種多神信仰。西夏人是以遊牧民族,受到吐蕃党項等民族文化的影響下,西夏無特定的喪葬習俗;西夏建國之後,深受漢人喪葬文化的影響。

喪葬形式[編輯]

喪葬形式受到漢人、吐蕃、氐、党項等多民族與佛教、儒家、神靈信仰等條件的影響,發展出土葬、火葬、穴葬、塔葬、水葬等喪葬方式[1]

土葬[編輯]

西夏人在建國前受到吐蕃人的土葬習俗影響,已有土葬的方式出現。在西夏的統治範圍之下,有許多的漢人民族,這些漢人民族主要的喪葬禮俗以土葬為主。土葬的儀式,人離世後,準備一個棺槨,內部先用香料去除穢氣,用棺槨保存大體後,外部用彩色布巾覆蓋,然後埋入到土層之內。受到中國儒家的影響,西夏還保有哭喪、停喪的習俗,哭喪是反映儒家中的孝道觀念,哭喪時間按身份而定,另外,在哭喪期間若守喪人有宴會、飲酒、行房等行為,西夏制定相關刑罰規範,以作為懲戒;停喪期間會準備和亡者生前等量的食物,作為祭拜之用。西夏民族也受到漢人的喪葬禮俗影響,如西夏的皇家陵墓地區多實施土葬[2]

火葬[編輯]

在羌人、的喪葬文化影響下,西夏人發展出火葬。在羌族的社會內,若有成員離世,則以火焚其大體。西夏建國後,佛教成為國教,佛教修道人士離世後進行焚屍的習俗(荼毗火葬法),對傳統西夏喪葬文化產生變化[3]。西夏的火葬習俗同時也有陪葬的觀念,以紙紮的駱駝、馬、人,與大體一同焚毀,具備亡者依然可以享有生前的生活條件的觀念。

穴葬[編輯]

此喪葬形式非党項、漢人的習俗,據稱是李繼遷對抗宋朝後,避免宋軍報仇所產生的喪葬型態。李繼遷將河水引入中空的墓穴,使得河水將墓穴的位置淹沒,令無人知曉真正的墓葬位置[4]

塔葬[編輯]

承天寺塔地宮所藏西域僧人進獻的佛頂骨舍利

塔葬是對宗教人士如僧人的舍利、骸骨的保存的方式,顯示西夏喪葬文化深受佛教的影響程度。塔型墓外觀以漆上色料的樓、塔狀所構成,塔身以經文的符文紙包裹,塔內一架人體的坐姿骸骨在墓的中間,是為一種塔墓。比如聖容寺東面的花大門摩崖[5]

參考[編輯]

  1. ^ 馬兆鋒編著. 刀锋上的帝国 宋辽夏金元乱史. 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4.01: 292–293. ISBN 978-7-5639-3735-6. 
  2. ^ 史金波著;陳11I1xV高華,徐吉軍編. 中国风俗通史丛书 西夏风俗 全彩插图本.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01: 194. ISBN 978-7-5321-5554-5. 
  3. ^ 徐吉軍著. 中国丧葬史.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2.06: 439. ISBN 978-7-307-09632-5. 
  4. ^ 李少林主編. 中华文化大观 宋元文化大观.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4: 287. ISBN 7-204-07560-9. 
  5. ^ 彭向前著. 西夏学文库 著作卷 党项西夏名物汇考. 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 2017.05: 269. ISBN 978-7-5490-1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