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𮬣

貝氏䲗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海龍魚目 Syngnathiformes
科: 䲗科 Callionymidae
屬: 䲗屬 Callionymus
種:
貝氏䲗 C. belcheri
二名法
Callionymus belcheri
異名[1]

貝氏𮬣學名Callionymus belcheri)也稱白氏𮬣[2],是䲗科䲗屬一種,分布於太平洋中西部海域。[1]本種由蘇格蘭學者約翰·理查森英語John Richardson (naturalist)於1844年描述發表。種加詞源自本種標本採集人英國皇家海軍軍官、探險家、硫磺號(H.M.S. Surplur)艦長愛德華·貝爾徹的姓氏。[3]

形態特徵[編輯]

體形延長,寬扁。前鰓蓋骨棘長約等於眼徑,後端尖直略彎向外側,內上緣有5-6個向上鋸齒狀小棘,基部有1個向前的倒棘。雄魚第一背鰭第一鰭棘稍長,但不延長成絲狀。尾鰭長矛狀。[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4). Callionymus belcheri. FishBase. Version 2024-02.
  2. ^ 2.0 2.1 劉靜 等.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鲈形目(四)》 第一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6年3月: 206–207. ISBN 978-7-03-047316-5. 
  3. ^ Order BLENNIIFORMES: Family BLENNIIDAE. The ETYFish Project. [2024-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