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在禮
趙在禮(886年或882年-947年),五代時後唐大臣。字幹臣,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簡介
[編輯]趙在禮唐末事藩鎮劉仁恭父子。後投奔後唐莊宗李存勖,為魏博軍效節指揮使。
後唐莊宗同光四年(926年),戍守瓦橋關的士兵皇甫暉半夜賭博失利,付不出錢給同袍,於是突然發表演講,要那些不能歸鄉同袍一起兵變,是為鄴都之變,皇甫暉挾持主帥楊仁晸,要楊仁晸參與叛變,仁晸不從,被皇甫暉殺死。皇甫暉又立另一名裨將,裨將也不從,又被皇甫暉殺死。皇甫暉又要立趙在禮為帥,趙在禮踰牆而走,被皇甫暉扯住腳,拉到牆下。皇甫暉出示楊仁晸、副將兩人的首級,威脅趙在禮,於是趙在禮同意成為叛軍主帥。
皇甫暉攻入鄴都,立趙在禮為魏博留後。莊宗命元行欽率軍來招撫趙在禮,趙在禮也用牛肉、清酒犒賞元行欽的部眾,並坦言將士兵變是為了歸鄉,只要免死,一定改過自新。但監軍武德使史彥瓊卻大罵,要破城之後將叛軍碎屍萬段,魏博軍遂堅守不降。
莊宗又派李嗣源來討伐,李嗣源卻也被部將挾持,與魏博軍合兵南下洛邑(今河南洛陽),一同造反。洛邑的軍官郭從謙趁機發動事變,將唐莊宗殺死,史稱興教門之變。李嗣源攻入洛邑,即位,是為後唐明宗,拜鄴都(今河北臨漳)留守。興唐府府尹,滄州(今河北滄州)、同州(今陝西大荔)等地節度使。
後晉時兼侍中,進為公爵。他一生歷仕三朝,調動十餘藩鎮,其所至重征暴斂、強行搜刮、民不堪命,以致於當他在鎮守宋州期間被罷免時,宋州人奔走相告,相互祝賀「眼中拔釘,豈不樂哉!」,這就是「眼中釘」的由來。然而趙在禮非常惱怒此事,就上表朝廷,請求在宋州多留一年,當時朝廷姑息遷就勛臣就准許了。於是趙在禮命令小吏搜檢戶口,每年交納一千錢,稱其為「拔釘錢」,他公開督促交納,並鞭打不繳納者,當年收錢達百萬之多,遠甚於朝廷規定的賦稅。又好貨殖,以至積財巨萬,後晉出帝貪圖其財,與其結為親家,為子石延煦娶趙在禮女。後晉滅亡時,契丹攻入汴梁(今河南開封),趙在禮遭到契丹將領的侮辱,後又聽說後晉大臣多被契丹人拘捕,日夜惶恐,自縊而死。後漢高祖即位後,追贈中書令。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