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滅虢之戰
外觀
鄭滅虢之戰 | |||||||
---|---|---|---|---|---|---|---|
| |||||||
參戰方 | |||||||
鄭國 | 虢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鄭武公 | 不詳 | ||||||
兵力 | |||||||
不詳 | 不詳 | ||||||
傷亡與損失 | |||||||
不詳 | 不詳 |
西周周幽王在位時,太史伯向鄭桓公分析當時天下形勢。太史伯建議鄭桓公向周朝的東都成周附近發展,首先向鄶國和虢國寄放財物和妻兒,再尋找機會滅亡這兩國,取得根據地。鄭桓公聽從見議,向東遷徙至雒東,虢、鄶果然各獻十邑,建立鄭國[1]。
鄭國在東遷後原來居於留地。鄭武公四年(前767年),鄭武公出兵滅了虢國[2][3]。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史記卷四十二 鄭世家第十二》:於是桓公問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對曰:「獨雒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對曰:「地近虢、鄶,虢、鄶之君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為司徒,民皆愛公,公誠請居之,虢、鄶之君見公方用事,輕分公地。公誠居之,虢、鄶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對曰:「昔祝融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於周未有興者,楚其後也。周衰,楚必興。興,非鄭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對曰:「其民貪而好利,難久居。」公曰:「周衰,何國興者?」對曰:「齊、秦、晉、楚乎?夫齊,姜姓,伯夷之後也,伯夷佐堯典禮。秦,嬴姓,伯翳之後也,伯翳佐舜懷柔百物。 及楚之先,皆嘗有功於天下。而周武王克紂後,成王封叔虞於唐,其地阻險,以此有德與周衰並,亦必興矣。」桓公曰:「善。」於是卒言王,東徙其民雒東,而虢、鄶果獻十邑,竟國之。
- ^ 《漢書·地理志》臣瓚曰:「鄭桓公寄帑與賄於虢、會之間。幽王既敗,二年而滅會,四年而滅虢。」
- ^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卷下》四年,燕頃侯卒。鄭人滅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