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鏈變,也稱鏈式音移鏈式音變鏈移(英語:chain shiftchainingenchainment)是一個歷史音系學概念,指一系列相互聯繫的、涉及幾個音段(通常是元音)全部改變其語音現實的複雜音系變化(sound change)[1][2]。在此過程中,某些音段(就位成分)移動到其他音段(離位成分)空出來的位置[1],並且上一音變會影響到下一音變[3]。鏈變是馬蒂內(Martinet)(1955)首次提出的,拉波夫(Labov)(1994)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1]

鏈變背後的假設觀點是,一種語言中的所有音位構成了一個平衡的語音系統。因此,系統中任何一部分發生的變化都會導致其他部分的變化。在這一觀點看來,語音系統被視為一個對稱的系統(即音位總藏(phonemic inventory)[4]中沒有空槽)。一旦這種對稱由於一些語音系統以外的原因被打破而出現一個空槽,在系統內部就會產生一種試圖重建其平衡狀態的壓力。在這一壓力之下,這一空槽就會被另外的一個音位所填補,而這也就導致該音位原有的位置又產生了一個新空槽等待其他音位來填補,由此便產生了鏈變現象。[2]鏈變的著名實例包括格林定律元音大推移北方大城市元音移位等。

分類[編輯]

鏈變可以分為拉變鏈(也稱拉鏈,英語:drag chainpull chain)和推變鏈(也稱推鏈,英語:push chain)兩類[1][3][2]。變化過程從發音維度的上端或前端開始,鏈上留出的空槽由其他音從下面拉上來填充,這種鏈變就是拉變鏈。變化過程從鏈的下端或後端開始,每個音將下一個音「推」出原來的位置,這種鏈變就是推變鏈。[3]

拉變鏈[編輯]

在拉變鏈中,當一個語音變化使音位總藏中產生了一個空槽時,這一變化就會通過將語音系統裡的其他音位拉向空槽的方式將空槽填補上,而這就形成了第二次語音變化。如果在這次變化之後又產生了一個新空槽,那麼這種拉向空槽的過程就會繼續下去,導致一系列相互聯繫的語音變化。[2]

推變鏈[編輯]

在推變鏈中,一個音位移向另一個音位的語音槽,並可能導致兩個語音間的區別丟失。然而,為了分辨不同單詞的需要,語音系統內部始終存在著一種壓力,以使語音差異得到保持。在這種壓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化的語音會將原來處在這個位置的語音推出語音槽,以防止兩個語音發生混淆和衝突。如果該語音把原有的語音推向了另一個原本有語音占據的語音槽,後者基於相同的原因也必須要發生移動,由此便會形成一次鏈變。[2]

對元音大推移的兩種觀點[編輯]

英語在公元1500年前後的大約200年的歷史中,發生過從中古英語向近代英語變化的「元音大推移」。[5]

對元音大推移的解釋之一是:元音大推移是一個拉變鏈。有些語言學家[6]認為,元音大推移始於單元音/iː//uː/兩個音位分別變為雙元音/əɪ//əʊ/,並使其原來的位置出現了空槽(如圖1a所示)。第二階段,/eː//oː/被拉向這兩個空槽,因而它們的舌位得以升高並將空槽填上(如圖1b所示)。在最後一個階段,剩餘的三個元音/ɛː//ɔː//aː/的舌位也順次升高並將空槽依次填滿。[2]

圖1a 拉變鏈:第一階段
圖1b 拉變鏈:第二階段

卡爾·路易克(Karl Luick)把元音大推移視為一個推變鏈。鏈變的起因是中元音/eː//oː/的舌位升高,這一舌位升高過程導致/eː//oː//iː//uː/兩個音位推出語音槽(如圖2a所示)。接著,剩下的低元音被拉向空槽,舌位也因此發生了高化(如圖2b所示)。[2]

圖2a 推變鏈:第一階段
圖2b 推變鏈:第二階段

注釋及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特拉斯克(Trask,R.L)著,《語言學和音系學詞典》編譯組譯. 語言學和音系學詞典(A Dictionary of Phonetics and Phonology)[M]. 北京: 語文出版社,2000. 50 [2013年3月4日查閱]. ISBN 7-80126-545-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Chain shift. 語言學百科Glottopedia. [2013-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編者名單見此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3.2 戴維·克里斯特爾(D.Crystal),沈家煊譯. 現代語言學詞典(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M]. 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0. 54 [2013年3月4日查閱]. ISBN 7-100-03055-2
  4. ^ 「音位總藏」意為「某種語言全部音位的總稱」。該釋義摘自戴維·克里斯特爾(D.Crystal),沈家煊譯. 現代語言學詞典(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M]. 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0. 190 [2013年3月4日查閱]
  5. ^ 彭澤潤,李葆嘉主編. 語言 理論(第3版)[M]. 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383,ISBN 7-81061-342-1;轉引自弗羅姆金(Fromkin, Victorira),羅德曼(Rodman, Robert). 語言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M].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320 [2013年3月4日查閱]
  6. ^ 在《語言引論(第9版)》(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9ed)中,作者所持的就是「拉變鏈」的觀點。參見Fromkin, Victorira、Rodman, Robert、Hyams, Nina.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9e.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1. 493-494. ISBN 978-1-4282-6392-5 [2013年3月4日查閱] (英語)

參考文獻[編輯]

  • Ìubowicz, Anna. Chain Shifts (PDF). [2013-03-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5-30). 
  • Campbell, Lyle & Mauricio J. Mixco. 2007. A Glossary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alt Lake Cit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