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孟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麥孟華(1875年—1915年),字孺博,號蛻庵廣東順德人,清末維新派人物。

生平[編輯]

光緒十四年(1888年)入廣州學堂,光緒十七年(1891年)入廣州萬木草堂,成為康有為的學生,並在光緒十九年(1893年)與康有為同科中式舉人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赴京應試,麥與梁啓超同寓,時常「相與規劃救國政略,並助南海先生奔走國事」。中日將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後,受康有為囑咐,鼓動在京各省舉人上折拒和,參加「公車上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與梁啓超汪康年等在上海創設不纏足會。為《時務報》撰文時,提出「尊君權,抑民權」的主張。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春,與梁啓超等約同兩廣雲貴山陝浙江等省舉人上書,反對租讓旅大沙俄,旋參加保國會戊戌政變後逃往日本,助梁啓超辦《清議報》,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任《新民叢報撰述。光緒三十三(1907年)政聞社東京成立時,被推為常務委員民國四年(1915年)在上海病故。著有《蛻庵詩詞》。[1][2]

參考資料[編輯]

  1. ^ 麦孟华. 華夏經緯網. 2003-06-19 [201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中文(簡體)). 
  2. ^ 麦孟华. [201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2)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