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擬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生物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生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生物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植物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植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植物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擬蕨的名稱援用[編輯]

arthur留言2012年6月16日 (六) 14:25 (UTC)蕨類植物的內文中稱「Smith et al. 2006.把蕨類植物門裡四個綱,除真蕨綱之外的三者稱為擬蕨」,此陳述需要再確定是原文獻所講而不是編寫維基英文版的作者誤植。因為傳統上,厚囊蕨,瓶爾小草、合囊蕨等不被包括在擬蕨之中。[回覆]

  • Smith, A. R. [et al. 2006], Pryer, K. M., Schuettpelz, E., Korall, P., Schneider, H., & Wolf, P. G. 2006. A classification of extant ferns. Taxon 55: 705-732.
  • Smith, A. R. [et al. 2008], Pryer, K. M., Schuettpelz, E., Korall, P., Schneider, H., & Wolf, P. G. 2008. Fern classification. Pp. 417-467, in Ranker, T. A., & Haufler, C. H. (eds),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Ferns and Lycophyt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擬蕨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9月27日 (三) 14:3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