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相思樹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生物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生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生物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植物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植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植物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Acacia confusa[編輯]

TaiBNET檢索得到的結果都顯示,這個物種的正式名稱是「相思樹」。而「台灣相思」香港等地對它的稱呼,屬於別名。因此應該將條目移動至「相思樹」才對。--RalfX2007年5月30日 (三) 03:33 (UTC)[回覆]

arthur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13:33 (UTC)我想上述的理由中提到"正式名稱",以中文而言似乎會各說各話。中國植物誌(Flora of China)採用的即是台灣相思樹,但這是後來的中國植物學者特別的稱呼,台灣植物志即僅作相思樹。最久可追溯到1896年A. Henry 所採用的中文名稱為相思、相絲。在此補述一筆。[回覆]

異名[編輯]

arthur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15:05 (UTC)[回覆]

右欄下方列的異名裡有一條是Acacia richii auct. non A. Gray,應予以刪除。 正確的表逹方式為:

Acacia richii auct. non Gray: Forbes &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215. 1887; Henry, List Pl. Formos. 39. 1896.

其意義是指A. Gray曾就斐濟的種類(待查)發表這個學名,而Forbes與Hemsley 1887年在林奈植物學會期刊裡發表過(中國植物),稍後的亨利Henry皆援用此名,但後來的植物學者已發現其不同,只能說Forbes & Hemsley、Henry是鑑定錯誤,而此學名為另一種植物,非此"相思樹"的學名。

可稱為本種學名之異名者為:

Acacia confusa Merr. var. inamurae Hayata, Icon. Pl. Form. 4: 4. 1914.

Racosperma con­fusum (Merrill) Pedley.(文獻待查)

特徵[編輯]

arthur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15:29 (UTC)[回覆]

對於特徵一段的描述,完全不可靠(若有文獻請列出)。

我想改動,但有點不太下得了手,先試演於此:

[原文]思樹屬於常綠喬木,樹枝摸起來較平滑而且無刺。在種子、幼苗的階段,可發現到它的真葉,真葉是二回羽狀複葉,在相思樹長大之後,葉子會退化成假葉。因為相思樹生長在較乾旱的地區,為了減少水分蒸發量,必須有自我保護的機制,就跟仙人掌一樣。假葉是鐮刀狀且互生,花金黃色,聞起來有輕淡的香味。花萼約為花冠的一半長,有著淡綠色的花瓣,花瓣長約2mm。其果實為莢果。

[改為] 思樹屬於常綠喬木,樹枝摸起來較平滑而且無刺。幼苗所生出的最初幾片葉子為二回羽狀複葉,此為真葉,稍後長出的葉子為單葉狀的假葉,乃由葉柄變形而來,真正葉片並不發育僅成為假葉末端的一個小點狀的痕跡。假葉互生,呈長形或鐮刀狀。金黃色的花聚成頭狀花序呈球狀,或2~3個頭狀花序叢生,聞起來有輕淡的香味。花萼約為花冠的一半長,有著淡綠色的花瓣,花瓣長約2mm。其果實為莢果。種子寬橢圓形。(按中國植物志網路版略寫,FOC, Vol. 10 Page 55, 56 [1])

歐洲[編輯]

lgx (留言) 2021年03月17日 (三) 16:18 (UTC)[回覆]

我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地區(瓦倫西亞)發現一種野生樹種,大概有10棵,經 ThePromise@SMTH 識別是台灣相思,對比照片和特徵確定無疑。 因為網上資料都只說在亞洲和大洋洲分布,甚至有的言之鑿鑿說歐洲沒有,特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