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4年10月20日) |
外國語言,又稱外國語,指某一地區的本土居民不使用的語言:例如,英語在日本就是一種外語。它也指某人所屬國家不常使用的語言,也即,對一名生活在法國的普通英國人來說,法語是一門外語。
有的孩子自出生或自幼就學習一種以上的語言:他們是雙語人。這些孩子可以有兩種母語,其中任何一種對他來說都不是外語,即使在他的出生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外語。例如,一個出生在英國,向他日本人的父母親學習日語的孩子,既會說日語也會說英語,但其中任何一種對他來說都不是外語。
常用的外語
[編輯]現代國際交流最常用的外語是英語,英語因在國際上的通用性,尤其在歐美等國家被廣泛使用。在大多數國家,尤其是東亞多國都必須學習外語,其中以英文為主要課程。當地人學習英文主要是為了能與外國人交流,不過大多數人都不能使用流利的外語與外國人交談。在推廣程度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臺灣等在各大中小學上,均設有英文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教育學段規定應學習外語,而幾乎全部的學校選擇英語作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語必修課。因此當地學生基本能使用一些最基本的英文生活語句,而他們在生活中大多所指的外語是英文,新加坡和香港把英文用作官方及通用語言,而韓文、日文等均是興趣學習中比較常用的外語。如非在特殊場合,一般人民都會把外語理解為英文,並把它作為一項主要技能。
聯合國官方語言: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也算國際間第二常用的外語。
外語教學與能力
[編輯]世界上大部分學校都至少教授一種外國語言。
1990年代後,外語已成為幾乎所有歐洲學生的必修課之一,特別是在歐盟國家,並且,不少的歐洲人至少懂一至兩種外語,如法語、德語等,唯一的例外是在愛爾蘭,中小學生都須學習愛爾蘭語和英語,但兩種語言都不是外語。歐洲學生通常在外語教學的開始階段平均每周學習3-4小時。外語必修課程通常始與小學高年級或中學低年級。但是在盧森堡,挪威和馬爾他等國,第一門外語教學開始於6周歲,在比利時的佛蘭德人社區為10周歲。
某些國家學生使用外語學習所有課程。例如,有一半以上含有少數語種或地區語種社區的國家採用部分沉浸的方式來同時教授少數語種和國家官方語言。
1995年,歐洲理事會發布的教育培訓白皮書,強調了學生在高級中等學校之前學習至少兩種外語的重要性。2000年的歐盟里斯本峰會,將語言定義為五種關鍵技能之一。
儘管外語教學在學校中極為普遍,自稱能說外語的成年人人數卻仍然低於預期水準。這一點在英語國家尤其明顯:在2004年,一項英國的調查顯示僅有十分之一的英國勞動者可以說一門外語。低於5%的人可以用第二語言數數至20。八成被訪者說儘管如此,他們仍可以在國外工作,因為「所有的人都會說英語」。在2001年,一項歐洲理事會的調查發現有65.9%的英國人只說他們的母語。
從1990年代起,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及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試圖將歐洲各國的語言教學標準化。
關於外語教學的研究
[編輯]2004年一項來自英國Michel Thomas語言中心的報告顯示,會說第二門語言可以平均提高勞動者的年薪達3000英鎊,或一生共145,000英鎊。進一步研究結果表明九成的英國公司認為更佳的語言技能可以幫助公司獲利。
同樣在2004年,倫敦大學學院(UCL)的一項研究分析了105名會說一種以上語言的人的大腦結構,發現年輕時期學習第二語言的人比後來學習的人大腦灰質更稠密。大腦灰質是大腦處理信息的區域。
其他調查研究表明外語早期薰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可以增強孩子的發散性思維。這可以幫助語言相關之外的學習任務,例如數學。孩子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表達自我,比如,他們懂得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且一個問題不只有一種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