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祥瑞大樹

座標25°01′59″N 121°31′06″E / 25.032989°N 121.518341°E / 25.032989; 121.51834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祥瑞大樹
樹種黑板樹
位置 臺灣臺北市中正區新營里林森南路145號
座標25°01′59″N 121°31′06″E / 25.032989°N 121.518341°E / 25.032989; 121.518341
樹高23米(75英尺)
樹圍2.39米(7.8英尺)

祥瑞大樹,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新營里,一棵貫穿騎樓屋頂和地板的黑板樹,原屋主視為神樹而保留。

樹狀

[編輯]

林森南路口有一棟依樹生長而建造的樹屋,對南門市場當地居民來說是很熟悉的地標[1]台北市民政局在1995年為登記有案的百年老樹一一命名[2],其中這棵穿屋而過的黑板樹定名為「祥瑞大樹」[3]。2014年報導時,被文化局編號第65號的該樹高達23公尺、樹圍粗達2.49公尺[4]

保留

[編輯]

佐久間左馬太臺灣總督時,將麗正門外的龍匣口規劃成日本宿舍區,並種植從熱帶引進的黑板樹[1]。據新營里前里長李朝宗回憶,祥瑞大樹原在日本木造平房的庭園,日本戰敗後,在地台灣民眾占據木屋,轉賣給經營煤炭生意的高龜里[4]。高龜里是1946年從木柵遷居過來,當時房子還是矮房[5]。高龜里兒子高忠信回憶當初搬來時,該處原有五、六棵樹,其中以這棵樹最高[6]

1959年,高龜里將房屋翻新改建騎樓[7]。他將新房範圍從木屋擴大至庭園,特地在二樓磚厝屋屋頂特別挖圓洞,讓樹幹樹冠持續生長[4]。改建後,高龜里擁有林森南路141、143、145號這三個一樓店面,除143號自己經營木炭行外,141號租給噴漆行、有樹的145號租予洗染公司,在1968年時月租金就新臺幣萬元之譜[7]。樓房二樓是高龜里妻子高魏昭所住,房間中央正好是樹幹[5]。該家族表示雖下大雨時偶爾會滲水,但問題不大,何況夏日好遮陽,利大於弊[8]

對屋主之所以保留老樹,當地傳說是日本人在這樹下埋了一筆為數可觀的錢財,撤退時來不及或忘了取走,無意中被高龜里發掘,發了大財才能蓋樓房,為感激而留樹[7]。另一傳說是他家小孩有一天在樹下遊戲,無意中撿到可能是日人藏在樹下的金飾,便蓋起房子[9]。高龜里解釋是他自己每日殷勤奔波於台北與新店之間而累積財富,1959年蓋新屋時,一位風水卜算師說此樹是有靈性的搖錢樹,保有它就等於保有財富,所以不能把它砍除[7]。對有人說樹木長在房子中就是「困」,高家人說家本來就是要休息的,人有了樹才是「休」[5]。記者曾評語這家人認為一切所有都是樹神的保佑與賜予,但誰又能否認真正原因還是他們自己努力而獲致[7]。後來報導時,高忠信對於這樹有沒有帶來好風水,則表示沒有什麼[3]

祥瑞大樹一旁就是林森南路車行地下道出口[3],上下班尖峰車流大又車道窄小[10]。約1960年代,政府想以妨礙交通為由來砍祥瑞大樹,但未成[5]。1988年8月27日凌晨,羅斯福路、林森南路交叉口的一排舊式房舍疑似被人縱火,火勢迅速蔓延,消防隊雖出動大批消防車灌救仍付之一炬,但緊鄰火場的祥瑞大樹,卻絲毫不為波及[11]。高忠信兒子高榮隆回想當時大火從鄰居一直燒來,高家的二樓其他部分幾乎全燒光,火到了大樹前竟然停了下來[5]

1990年代時,高姓家族附近房子早已改建翻新,高宅成了這鄰近最老舊的建物。他們雖有改建的構想,都因要留住老樹而做罷。[5]

樹幹

教育

[編輯]

1995年,民政局規畫社區步道台北老樹情懷巡禮活動,委由愛樹人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廖守義承辦,其中的一點就包含此地[12]。山水客工作室負責人吳智慶拍攝老台北各地老樹,將包含樹屋等八十五張照片,於1996年2月2日在台北市立圖書館內湖分館展覽[13]

參考

[編輯]
  1. ^ 1.0 1.1 程文宗. 空間元素 樹屋. 中國時報. 2003-12-20 (中文(臺灣)). 
  2. ^ 劉時榮. 全市百年老樹 完成命名認養. 聯合報. 1995-11-27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吳志雲. 百年老樹穿屋過 屋主四代不忍砍 北市府將它命名‘祥瑞’. 聯合晚報. 1999-03-21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吳政峰. 搖錢樹穿屋 主人愛. 人間福報. 2014-08-28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1)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5.3 5.4 5.5 陳榮裕. 老樹屋中長已成高家傳家寶 穿越樓板從房間透天伸展到三樓陽台的百年老樹 不但是奇景更是四代高家人中的「一分子」. 中國時報. 1994-10-28 (中文(臺灣)). 
  6. ^ 李漢昌. 穿屋南洋樹 華蓋庇子孫. 聯合報. 1984-06-22 (中文(臺灣)). 
  7. ^ 7.0 7.1 7.2 7.3 7.4 克勤克儉賣炭翁 全家三代樂融融 搖錢樹 帶來幸運財富 獲得感激照顧. 經濟日報. 1968-04-15 (中文(臺灣)). 
  8. ^ 陳華沱. 房市萬花筒(1) 屋中樹. 經濟日報. 1995-03-26 (中文(臺灣)). 
  9. ^ 黃貴華. 《台北風情畫》 人樹同居半世紀. 聯合報. 1995-12-31 (中文(臺灣)). 
  10. ^ 許麗珍. 林森地下道 機車道將變寬. 臺灣蘋果日報. 2012-07-22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1) (中文(臺灣)). 
  11. ^ 許振輝. 屋中樹 老神在在. 聯合晚報. 1988-08-27 (中文(臺灣)). 
  12. ^ 劉時榮. 老樹巡禮鄉土情 專家帶路. 聯合報. 1995-07-08 (中文(臺灣)). 
  13. ^ 賴素鈴. 影像溯往循根鑑今 滄海桑田變城市 老幹濃蔭識世代. 民生報. 1996-02-0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