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月號驅逐艦
1945年10月16日,戰後泊碇於吳港內的宵月號,當時除第二主砲塔外,其他武裝俱在。
| |
历史 | |
---|---|
舰级与舰型 | 秋月級 |
艦名 | |
艦名出處 | |
建造者 | 浦賀船渠 |
動工日 | 1943年8月25日 |
下水日 | 1944年9月25日 |
服役日 |
|
退役日 |
|
更名 | 宵月號→汾陽號 |
除籍日 |
|
结局 | 1963年拆解 |
技术数据 | |
排水量 |
|
全長 | 134.2公尺 |
全寬 | 11.6公尺 |
吃水 | 4.15公尺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33節 |
續航距離 | 18節為8,000海里 |
乘員 | 263人 |
武器裝備 |
|
宵月號(日语:宵月)是日本海軍第十艘秋月級驅逐艦 [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充當復員運輸之用,1947年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改名為汾陽號。
艦歷
[编辑]日本時期
[编辑]宵月號為防空專用驅逐艦,為乙型一等驅逐艦的第363號艦,1945年1月31日服役,宵月號也是浦賀船渠所建造的唯一一艘秋月級驅逐艦,原本宵月號預定由三菱長崎造船廠建造,但製造檔期無法配合只好由浦賀建造。
宵月號服役後最初編入負責培訓的第11水雷戰隊,但為了保留回航至瀨戶內海的燃料實際外洋航行訓練時間不長,在1945年2月16日與17日停靠在橫須賀時參與防衛為掩護硫磺島戰役而空襲關東的58特遣部隊攻擊機群。2月20日,宵月號與蔦號驅逐艦一同離開橫須賀開往瀨戶內海;2月23日兩艦開始在瀨戶內海訓練。3月16日,宵月號因注油馬達故障開回吳海軍工廠整修,訓練任務也因為機件問題而取消。
1945年4月6日,宵月號編入待機部隊第二部隊,5月20日編入第41驅逐隊。6月5日在姬島燈台326度距離5800公尺處觸雷,輪機受損僅能以28節航行,隨即返回吳海軍工廠進行修理,並在7月20日完工。但是在7月24日吳港空襲時挨炸受損,在沒完成修復的狀況下戰爭及在日本投降下告終。
秋月級原本的建造目的是要伴隨航空母艦巡航,並以其裝備的100公釐平/高射砲與大量的機炮提供強大的防空火力,保護航艦免受到敵軍之空中攻擊(日文稱為「空母直衛」)。但到宵月號成軍時,日本海軍已無法進行攻擊行動,因此宵月號並沒有參與戰鬥行動。
1945年10月5日,宵月號自日本海軍除籍並解除武裝,作為復員輸送艦使用。該艦曾被派往澳洲雪梨預備載運1,050名日本軍俘至拉包爾,其中有350人為台灣人;但一艘驅逐艦大小的船隻,塞進原定組員近4倍的人數實屬勉強,而台灣籍的人士認為他們屬戰勝國民,不應受澳方這種凌虐式運輸法因此提出抗議,但最後在澳洲方面以強制押送的方式登船,此一風波被稱為「地獄船事件」 [3]。
中華民國時期
[编辑]宵月號於1947年8月25日自佐世保啟航,8月30日抵達青島,以第三批賠償艦身份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初命名為接十七號,後命名為汾陽號,同樣命運的亦有名艦雪風,而宵月號也是接收的賠償軍艦中噸位最大的一型。但由於中華民國海軍缺乏船艦用零件以及驅逐艦用武裝,同時主機故障無法排除[4],宵月號始終列為保管艦無法加入艦隊行動。1949年2月自青島拖來基隆,暫列名於訓練艦隊。
在拖抵台灣後,中華民國海軍曾希望能讓汾陽號艦恢復戰備,計劃將汾陽號拖至日本佐世保,由佐世保重工業(SSK)協助維修,將日軍遺留在台灣的100公釐艦砲裝回,並裝備從其它日艦與美艦拆下來的25公釐與40公釐機砲充做副砲,甚至打算使用日軍遺留下來的長矛魚雷。但韓戰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再武裝汾陽號的計劃因而擱置。此後雖然國軍有聘請浦賀船渠技師赴台修理輪機,但該艦未再服役也表示並沒有修復成功,宵月號最後於1963年退役拆解。
歷任艦長
[编辑]- 艤裝軍官
- 中尾小太郎中校(1944年12月5日-)
- 艦長
- 中尾小太郎中校(1945年1月31日-)
- 荒木政臣中校(1945年2月10日-)
相關條目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參考片桐大自. 《聯合艦隊軍艦銘銘伝─全八六〇余隻の栄光と悲劇》. 光人社. 2003. ISBN 978-4769811510.(日語)
- ^ 但從第八艘冬月號之後,除建造時程被縮短外,日本海軍艦體獨有的曲線曲面形狀改為直線平面形狀,因此冬月以後各艦又被稱為冬月級,但事實上兩者幾乎相同
- ^ 後經國民政府駐當地代表斡旋下,在拉包爾轉程時台灣人換搭由郵輪改裝的冰川丸醫院船回台灣]
- ^ 田村俊夫,「中国に引き渡された日本の賠償艦艇全34隻の足取り」,頁141。
外部連結
[编辑]- 秋月級 一等駆逐艦[永久失效連結] (日語)
- 宵月地獄船事件- The Yoizuki Hell-ship Incid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神靖丸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