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星光下的人/沙盒/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地泥阳傅氏

[编辑]
傅介子
傅叡
关内侯
傅巽
傅充
阳乡元侯
傅嘏
傅松
灵川县公
傅祗
東明亭侯
傅雋
傅宣武乡亭侯
傅畅
傅纯傅咏傅洪傅纯傅粹
傅韶
傅弘之

北地灵州傅氏

[编辑]

咸從父弟祗

清泉侯
傅玄
清泉侯
傅敷
傅晞傅纂
傅瑗
傅迪{{{Li}}}


後漢書   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晉書  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七 

==

[编辑]

二王三恪 任爽先生指出:"恪者敬也。王者立二王三恪,继绝世,通师法,遂三正也。其后历代承之,而制度不一。要而言之,不过于大型礼仪场合备宾客之位,示敬于前代而已。"[23]则立二王三恪是为了表示王朝对于前代的敬意,同时象征自己王朝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对前代稍示优容,在政治生活中并无实际的需要。所以五代时期,二王三恪只是备而不用,也从来没有在国家正式的礼仪场合出现过,可见此种规定的逐步衰落。本文仅就史载有关二王三恪的人选加以探讨,其职"助祭"既从未用过,也就无法探讨其在礼制中的作用了。 五代时期,各朝均立二王三恪或有意要立二王三恪。 梁开平二年三月,封唐宗室为二王后。


以鸿胪卿李 唐室宗属,封莱国公,为二王后.[24] 据《新五代史》卷2则为三月戊寅(908年4月10日)。 四月,中书门下奏:


莱国公李 合于西都选地,建立三庙,以备四仲祠祭。每祭仍令度支供给祭料。[25]


另《旧五代史》所载奏议文字不同:


有司奏:"莱国公李 合留三庙,于西都选地位建立庙宇,以备四仲祀祭,命度支供给,以遵彝典."[26]

至开平二年十二月,始立二王三恪。


十二月,立二王三恪.南郊礼仪使状:"伏以诗称有客,书载虞宾,实因禅代之初,必行兴继之命.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别示优崇之典.征于历代,袭用旧章.谨按唐朝以后魏元氏子孙韩国公为三恪,以周宇文氏子孙为介国公,隋朝杨氏子孙为酅国公,为二王后.今伏以国家受禅,封唐朝子孙李为莱国公.今参详合以介国公为三恪,酅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27] 


不过,时间据《新五代史》则为十二月己亥日(908年12月27日)。"十二月己亥,以介国公为三恪,酅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28]后唐时代,史无详载其二王三恪,盖因其自命继唐,当从唐代二王三恪之封。新旧五代史均载有"二王后、秘书丞、酅国公杨仁矩"、"二王后、詹事司直杨延绍"其人。


十二月丁未(931年1月9日),以二王后秘书丞、袭酅国公杨仁矩卒辍朝,赠工部郎中.[29] 十二月丁未(931年1月9日),二王后、秘书丞、酅国公杨仁矩卒,废朝一日.[30]


另:


五月丁亥(932年6月12日),以二王后前詹事府司直杨延绍为右赞善大夫,仍袭封酅国公,食邑二千户.[31] 五月己丑(932年6月14日),二王后、詹事司直杨延绍袭封酅国公.[32] 袭封酅国公事,两史日期稍异,唯后唐有二王后则可定论,且正是唐代所封,足见后唐时代也是二王三恪,其二王三恪全同唐朝。 后晋天福二年正月戊寅(937年3月9日),颁诏立二王三恪。 诏曰:"应天开国,恭己临人,宜覃继绝之恩,以广延洪之道。宜于唐朝宗属中取一人封公世袭,案:五代会要载原敕云:其唐朝宗属中,旧在朝及诸道为官者,各据资历,考限满日,从品秩序迁。已有出身,任令参选。(旧五代史考异)兼隋之酅公为二王后,以后周介公备三恪,主其祭祀,及赴大朝会。"[33] 《五代会要》载其原敕: 周以杞、宋封夏、殷之后为二王后,兼封舜之后为三恪,唐以周、隋之后封为二王后,又封魏之后为三恪。宜于唐朝宗属中取一人封公世袭,兼隋之酅国公为二王后,以周后介国公备三恪。其主祀及赴大朝会,委所司具典礼申奏。其唐朝宗属中旧在朝及诸道为官者,各据资历,考限满日,从品秩序迁.已有出身,任令参选.[34]



其目的也很明显:"应天开国,恭己临人,宜覃继绝之恩,以广延洪之道。"降诏后,封后唐宗室子为公: 封唐宗室子为公,及隋酅公为二王后,以周介公备三恪。唐宗室子,史失其名,书之以见二王后、三恪犹存,不必著其人也.[35] 至晋天福四年九月,高祖降敕: 周受龙图,立夏、殷之祀;唐膺凤历,开酅、介之封。乃睠前朝,载稽旧典,宜辟士宇,俾奉宗祧,宜以郇国三千户封唐许王李从益为郇国公,奉唐之祀,肤色旌旗,一依旧制,以西京至德宫为庙,牲币祭服悉从官给。[36] 则后晋封后唐许王李从益为二王后: 许王从益,明宗之幼子也.晋天福中,以从益为二王后,改封郇国公,郇国,原本作「邹国」,考欧阳史及通鉴并作郇国,薛史晋高祖纪亦作「郇」,今改正.(影库本粘签)食邑三千户.[37]

   天福五年,封酅国公杨延寿为太子左谕德,加介国公宇文颉食邑三千户。[38]    天福六年任宇文颉为太子率更令。[39]而杨延寿于开运三年被配流威州。[40] 

据上,则可知后梁、后晋均以隋唐为二王后,通北周后为三恪。[41]且均由国家供给。 后汉国祚短暂,但亦有意要立二王后。高祖登基仅一年,尚未正式进行二王三恪的封赠,但也封郇国公李从益知南朝军国事。 (天福十二年五月丙申,947年6月3日)以郇国公李从益知南朝军国事。[42] (天福十二年五月丁酉,947年6月4日)契丹所署汴州节度使萧翰迎郇国公李从益至东京,请从益知南朝军国事。[43] 当为丙申日命,丁酉日迎至东京。封号仍为"郇国公",则为二王后,其意可知。秦蕙田《五礼通考》将此入"二王三恪"条中,则秦蕙田也意其为二王后。 汉高祖本纪天福十二年夏五月甲午(947年6月1日)以郇国公李从益知南朝军国事。[44] 其日定为甲午日,误。按《新五代史》当为丙申日。 后汉隐帝登基后,颁制,并将"求二王后"与"大赦"、"加恩"、"犒军"等并列。 乾佑元年二月癸巳(948年4月5日),制:"大赦天下,自乾佑元年二月十三日(948年3月26日)昧爽已前,所犯罪人,已结正未结正,已发觉未发觉,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中外文武臣僚并与加恩,马步将士各赐优给.唐、晋两朝求访子孙,立为二王后"云.[45]

   拟立二王后为唐、晋子孙,按前代规制,其三恪当为隋。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春正月丁卯(951年2月13日)登基,即位诏书曰: ............ 仍以晋、汉之胄为二王后,委中书门下处分云。[46]

至正月戊子日(951年3月6日),定晋、汉为二王后: 春正月戊子,有司上言:"准赦书,以晋、汉之胄为二王后,其唐五庙仲祀合废."从之.[47] 其立二王后为晋、汉,按前代规制,则三恪为唐。 综上,后梁以隋、唐为二王后通(北)周为三恪;后唐当以北周、隋为二王后通后魏为三恪;后晋以隋、唐为二王后通(北)周为三恪;后汉当以唐、(后)晋为二王后通隋为三恪;后周当以(后)晋、(后)汉为二王后通唐为三恪。



[23] 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93页。

[24] 旧五代史卷4

[25] 五代会要卷5

[26] 旧五代史卷4

[27] 旧五代史卷4,另见《全唐文》卷974

[28] 新五代史卷2

[29] 旧五代史卷41

[30] 新五代史卷6

[31] 旧五代史卷43

[32] 新五代史卷6

[33] 旧五代史卷76

[34] 五代会要卷5

[35] 新五代史卷8

[36] 五代会要卷5

[37] 旧五代史卷51

[38] 旧五代史卷79:天福五年春正月庚寅(940年3月5日),以二王后前右赞善大夫、袭酅国公杨延寿为太子左谕德,三恪汝州襄城县令、袭介国公宇文颉加食邑三千户.

[39] 旧五代史卷79:二月戊戌(941年3月8日),以三恪汝州襄城县令、袭介国公宇文颉为太子率更令.

[40] 旧五代史卷84:开运三年春正月己未(946年3月3日),二王后守太仆少卿、袭酅国公杨延寿除名配流威州,终身勿齿.延寿奉命于磁州检苗,受赃二百余匹,准律当绞,有司以二王后入议,故贷其死.

[41] 可参见秦蕙田《五礼通考》卷225

[42] 新五代史卷10

[43] 旧五代史卷100

[44] 五礼通考卷225

[45] 旧五代史卷101

[46] 旧五代史卷110

[47] 旧五代史卷110




隋朝奉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周朝天子的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未能实行。开皇元年五月壬申,宇文阐去世,时年九岁,谥为靜皇帝,葬在恭陵。


開皇元年二月 隋書  卷一‧帝紀第一  高祖上 己巳,以周帝為介國公,邑五千戶,為隋室賔。旌旗車服禮樂,一如其舊。上書不為表,荅表不稱詔。


舊五代史  卷四‧梁書四  太祖紀第四 十二月,立二王三恪。南郊禮儀使狀:「伏以詩稱有客,書載虞賓,實因禪代之初,必行興繼之命。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別示優崇之典。徵于厯代,襲用舊章。謹按唐朝以後魏元氏子孫韓國公為三恪,以周宇文氏子孫為介國公,隋朝楊氏子孫為酅國公,為二王後。


北史  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周宗室 子洛嗣,位儀同三司。隋初為介國公,為隋室賔云。



天福五年(940年)春正月 《舊五代史  卷七十九‧晉書五  高祖紀第五》;庚寅,以二王後前右贊善大夫、襲酅國公楊延壽為太子左諭德,三恪汝州襄城縣令、襲介國公宇文頡加食邑三千戶。

清泰三年七月 《舊五代史  卷四十八‧唐書二十四  末帝紀下》辛丑,以將作監丞、介國公宇文頡為汝州襄城令。

来源

[编辑]

开皇元年二月甲子(581年3月4日),宇文阐逊位,隋朝建立。宇文阐被杨坚封为介国公,为隋朝宾客,食邑五千户[註 1],旗帜、车服、礼乐仍按周朝天子的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未能实行。开皇元年五月,宇文阐去世,时年九岁,谥为静皇帝,葬在恭陵。[1][2][3][4][5]在宇文阐死后,杨坚一度打算封宇文导的第五子宇文众为介国公,但后来还是把他杀了。[6]由于北周皇室近支大多被屠杀[註 2],杨坚便以宇文阐远房堂叔祖父宇文洛承袭介国公。[7][8]


 膳部   旧唐书·志第二十三
  郎中、员外郎之职,掌二王后及诸蕃朝聘之事。二王之后,酅公、介公。

皇帝每年春天举行耕藉仪式时,介公、酅公位于皇帝位置的西南,南向北上。

 新唐书·志第四

皇帝孟春吉亥享先农,遂以耕藉。前享一日,奉礼设御坐于坛东,西向;望 瘗位于坛西南,北向;从官位于内壝东门之内道南,执事者居后;奉礼位于乐县 东北,赞者在南。又设御耕藉位于外壝南门之外十步所,南向;从耕三公、诸王、 尚书、卿位于御坐东南,重行西向,以其推数为列。其三公、诸王、尚书、卿等 非耕者位于耕者之东,重行,西向北上;介公、酅公于御位西南,南向北上。

《新唐书·列传第二十》:高宗时,许敬宗以不叙武后世,又李义府耻其家无名,更以孔志约、杨仁卿、 史玄道、吕才等十二人刊定之,裁广类例,合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 帝自叙所以然。以四后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尚 书仆射为第一姓

天复元年四月丙子(901年)《新唐书·纪第十》:丙子,大赦,改元。武德、贞观配飨功臣主祭 子孙叙进之,介公、酅公后予一子九品正员官。


《新唐书·志第三十六》主客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二王后、诸蕃朝见之事。二王后子孙视正三品, 酅公岁赐绢三百,米粟亦如之,介公减三之一。

唐六典·卷四 主客郎中、員外郎掌二王後及諸蕃朝聘之事。二王之後:酅公,介公。

《新唐书 ·志第三十八》

典客署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三人,从八品下。掌二王后介公、酅公之版籍及四 夷归化在藩者,朝贡、宴享、送迎皆预焉。

祭祀中“陈设”这项程序时,介公、酅公于西壝之外道南

《新唐书·志第一》:前祀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于外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卫尉设文武侍臣之 次于其前,左右相向。设祀官次于东壝之外道南,从祀文官九品于其东,东方、 南方朝集使又于其东,蕃客又于其东,重行异位,北向西上。介公、酅公于西 壝之外道南


《新唐书·志第一》:明日,奉礼郎设御位于坛之东南,西向;望燎位当柴坛之北,南向;祀官公 卿位于内壝东门之内道南,分献之官于公卿之南,执事者又于其后,异位重行, 西向北上。御史位于坛下,一在东南,西向,一在西南,东向。奉礼郎位于乐县 东北,赞者在南,差退,皆西向。又设奉礼郎、赞者位于燎坛东北,西向。皆北 上。协律郎位于坛上南陛之西,东向。大乐令位于北县之间,当坛北向。从祀文 官九品位于执事之南,东方、南方朝集使又于其南,蕃客又于其南,西向北上。 介公、酅公位于中壝西门之内道南,武官九品又于其南



《通典·卷第一百九》介公、酅公於西壝之外道南,武官九品以上於介公、酅公之西


八议

八曰議賓。謂承先代之後為國賓者。

   【疏】議曰:書云:「虞賓在位,群后德讓。」詩曰:「有客有客,亦白其馬。」禮云:「天子存二代之後,猶尊賢也。」昔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後於杞,封殷氏之後於宋,若今周後介公、隋後酅公,並為國賓者。



阴历二月、五月、八月用祭品祭祀隋文帝、周武帝,酅公、介公主祭。《唐六典·卷04》四仲月享隋文帝、周武帝廟,酅公、介公主祭。

啟殯

大唐元陵仪注:「启前十日,皇帝不坐以过山陵。前启一日,门下省奏:『某日某时,启太极殿欑宫。』启日之晨,奉礼郎设御位于太极殿之东閒,当帷门,西向。诸王位在后,以南为上。典仪设酅公、介公、皇亲、诸亲、文武九品以上及前资常参官、都督、刺史版位于太极殿中庭。又设蕃客,酋长位于承天门外之西,僧道位于承天门外之东,并以北为上。左右金吾与诸军计会,量抽队仗,随便设禁。其日质明,皇帝服初縗絰杖,入就位,晨哭。诸王具縗絰去杖,入就位哭。酅公、介公、皇亲、诸亲等及文武九品以上,各服初丧服,去杖,入就位哭。


皇帝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

《通典·卷111》:皇帝停大次半刻顷,通事舍人分引从祀文武群官、介公、酅公、诸国客使先入就位。


皇帝巡狩要祭祀天坛,介公、酅公

设告官司徒、执事者、御史、奉礼、赞者、协律郎、太乐令、望燎位、东方诸州刺史县令、介公、酅公、文武九品以上官、西方北方蕃客等位,并如上辛圜丘仪。



皇帝季秋大享于明堂摄事 前祀七日 介公、酅公于璧水西门之外道南,武官九品以上于介公、酅公西 通典/卷110

前祀一日 介公、酅公位于西门之内,道南,武官九品以上于介公、酅公之后 通典/卷110

祭祀当天 皇帝停大次半刻顷,通事舍人、赞引各引从祀群官、介公、酅公、诸方客使先入就位。 通典/卷110


通典卷第一百十二 皇帝夏至祭方丘 陈设这项程序 前祭三日 介公、酅公於南壝之外道西,東向


前祭一日 介公、酅公位於道西,北向東上。 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西南,重行,北面東上。

一日 設門外位 介公、酅公於道西東向:皆北上。


奠玉帛 通事舍人分引從祀群官、介公、酅公、諸方客使,皆先入就位。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 十二月,立二王三恪。南郊礼仪使状:“伏以《诗》称有客,《书》载虞宾, 实因禅代之初,必行兴继之命。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别示优崇 之典。征于历代,袭用旧章。谨按唐朝以后魏元氏子孙韩国公为三恪,以周宇文 氏子孙为介国公,隋朝杨氏子孙为酅国公,为二王后。今伏以国家受禅,封唐 朝子孙李为莱国公。今参详合以介国公为三恪,酅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


天福二年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二》戊寅,以兵部侍郎、判户部李崧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枢密使;以 权知枢密使事、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桑维翰为枢密使。是 日,诏曰:“应天开国,恭己临人,宜覃继绝之恩,以广延洪之道。宜于唐朝宗 属中取一人封公世袭,兼隋之酅公为二王后,以后周介公备三恪,主其祭祀, 及赴大朝会。”


《新五代史·晋本纪第八》封唐宗室子为公,及隋酅公为二王后,以周介公备三恪。

轶事

[编辑]

开皇元年四月辛丑(581年6月9日),南陈使者韦鼎王瑳来北周聘问,到达长安时,杨坚已受禅让称帝,于是就带着使者去见介国公宇文阐[9][10]

承袭

[编辑]
姓名 世系 朝代 地位 在位时间 史书记载
宇文阐 宇文赟之子 隋朝 开皇元年二月己巳-开皇元年五月辛未/壬申
(581年3月9日-591年7月9日/7月10日)
《北史·隋本纪上第十一》[1][5]
《周书·帝纪第八》[2]
《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3]
《北史·周本纪下第十》[4]
宇文洛 宇文阐堂叔祖父,宇文系五世孙 隋朝 不详 《北史·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7]
《周书·列传第二》[8]
《元和姓纂·卷六》[11]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
宇文裕 宇文洛之子 不详 《元和姓纂·卷六》[11]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
宇文延 宇文裕之子 不详
宇文离惑 宇文延之子 不详
宇文庭立 宇文离惑之子 不详
宇文超 世系不详 唐朝 二王后 不详 《册府元龟·卷一七三》[12]
《全唐文·卷0023》[13]
宇文晏 宇文超之子 开元二十五年六月辛酉-?
(737年7月20日-?)
宇文仲达 世系不详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甲寅
(?-820年2月28日)
《旧唐书·本纪第十六》[14]
宇文士元 世系不详 ?-开成五年十月
(?-840年)
《唐会要·二王三恪》[15]
宇文颉 世系不详 后唐 清泰三年七月辛丑(936年8月4日)前后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下》[16]
后晋 三恪 天福五年春正月庚寅(940年3月5日)、天福六年二月戊戌(941年3月8日)均有记载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五》[17][18]

世系图

[编辑]
宇文系
宇文韬宇文阿头
周德帝
宇文肱
宇文仲
周文帝
宇文泰
宇文兴
周武帝
宇文邕
介国公
宇文洛
周宣帝
宇文赟
介国公
宇文裕
周静帝
宇文阐
介国公
宇文延
介国公
宇文離惑
介国公
宇文庭立

相关诗词

[编辑]

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 白居易

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周武隋文之子孙。 古人有言天下者,非是一人之天下。周亡天下传于隋, 隋人失之唐得之。唐兴十叶岁二百,介公酅公世为客。 明堂太庙朝享时,引居宾位备威仪。备威仪,助郊祭, 高祖太宗之遗制。不独兴灭国,不独继绝世。 欲令嗣位守文君,亡国子孙取为戒。


注释

[编辑]
  1. ^ 1.0 1.1 《北史·隋本纪上第十一》:辛未,介公薨,上举哀于朝堂,谥曰周静帝。
  2. ^ 2.0 2.1 《周书·帝纪第八》:隋氏奉帝为介国公,邑万户,车服礼乐一如周制,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有其文,事竟不行。开皇元年五月壬申,崩,时年九岁,隋志也。谥曰静皇帝,葬恭陵。
  3. ^ 3.0 3.1 《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己巳,以周帝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賔。旌旗车服礼乐,一如其旧。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
  4. ^ 4.0 4.1 《北史·周本纪下第十》二月甲子,帝逊位于隋,居于别宫。隋氏奉帝为介国公,邑万户,车服礼乐,一如周制;上书不称表,答表不称诏。有其文,事竟不行。
  5. ^ 5.0 5.1 《北史·隋本纪上第十一》:己巳,以五千户封周帝介国公为隋室宾;旌旗车服礼乐,一如其旧;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
  6. ^ 《周书·列传第二》:众字乾道。保定初,封天水郡公。少而不惠,语默不常,人莫能测。隋文帝践极,初欲封为介公,后复诛之,并二子仲和、孰伦。
  7. ^ 7.0 7.1 《北史·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子洛嗣,位仪同三司。隋初为介国公,为隋室宾云。
  8. ^ 8.0 8.1 《周书·列传第二》:洛字永洛。九岁,命为虞国公世子。天和四年,诏袭兴爵。建德初,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及静帝崩,隋文帝以洛为介国公,为隋室宾云。
  9. ^ 《北史·隋本纪上第十一》:辛丑,陈人来聘于周,至而上已受禅,致之介国。
  10. ^ 《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辛丑,陈散骑常侍韦鼎、兼通直散骑常侍王瑳来聘于周,至而上已受禅,致之介国。
  11. ^ 11.0 11.1 《元和姓纂·卷六》:生洛,封介公。洛生裕,裕生延,延生离惑,离惑生庭立,并袭介公。
  12. ^ 《册府元龟·卷一七三》:《夏典》有虞宾之位,《周书》载微子之封,皆所以启迪前王,发挥后嗣。故介国公宇文超男晏,倬彼茂绪,曰予嘉客。肃雍成性,温润合礼。雅有助祭之容,宛是宜邦之具。爰复尔国,以承天休。可袭封介国公。
  13. ^ 《全唐文·卷0023》:《夏典》有虞宾之位,《周书》载微子之封,皆所以启迪前王,发挥后嗣。故介国公宇文超男晏,倬彼茂绪,曰予嘉客。肃雍成性,温润合礼。雅有助祭之容,宛是宜邦之具。爰复尔国,以承天休。可袭封介国公。
  14. ^ 《旧唐书·本纪第十六》:甲寅,二王后介国公宇文仲达卒,有司与旧典葬祭之。
  15. ^ 《唐会要·二王三恪》:开成五年十月敕。介公宇文士元亡。宜辍今月五日朝参。便为例程。
  16. ^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下》:辛丑,以将作监丞、介国公宇文颉为汝州襄城令。
  17. ^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五》:庚寅,以二王后前右赞善大夫、袭酅国公杨延寿为太子左谕德,三恪汝州襄城县令、袭介国公宇文颉加食邑三千户。
  18. ^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五》:戊戌,以三恪汝州襄城县令、袭介国公宇文颉为太子率更令。

参考资料

[编辑]

韩国公世系图

[编辑]
过继
魏道武帝
拓跋珪
魏明元帝
拓跋嗣
阳平王
拓跋熙
广平王
拓跋连
京兆王
拓跋黎
魏太武帝
拓跋焘
南平康王
拓跋浑
江阳王
拓跋根
魏景穆帝
拓跋晃
南平安王
拓跋霄
魏文成帝
拓跋浚
江阳武烈王
元继
魏献文帝
拓跋弘
韩国公
元罗
魏孝文帝
元宏
魏武穆帝
元懷
廣平文懿王
元悌
廣平王
元贊
韓國公
元謙
韓國公
元菩提
韓國公
元寶琳
元昭
元穎
元庭珍
韓國公
元伯明
韓國公
元紹俊
韓國公
元文贄


  • 558年 永定二年 資治通鑑   卷一六七 【陳紀一】 九月,甲申,周封少師元羅為韓國公以紹魏後。
  • 568年 天河三年 周书 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 八月乙丑,韓國公元羅薨。
  • 周书 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 五月己丑,帝制《象經》成,集百僚講說。封魏廣平公子元謙為韓國公,以紹魏後。
  • 569年 天和四年 北史  卷十‧周本紀下第十 五月己丑,帝製象經成,集百僚講說。封魏廣平公子元謙為韓國公,以紹魏後。


旧五代史 卷四 梁书四 太祖本纪四 十二月,立二王三恪。南郊礼仪使状:“伏以《诗》称有客,《书》载虞宾,实因禅代之初,必行兴继之命。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别示优崇之典。征于历代,袭用旧章。谨按唐朝以后魏元氏子孙韩国公为三恪,以周宇文氏子孙为介国公,隋朝杨氏子孙为酅国公,为二王后。

酅国公世系图

[编辑]
过继
隋炀帝杨广
隋孝成帝杨昭
隋恭帝杨侑
酅国公杨行基
酅国公杨棻
杨润杨温
酅国公杨幼言



孔子衣冠墓,又称孔宅孔庙夫子庙,位于上海市青浦县大盈乡市级青浦工业园北隅,是安放孔子衣冠环壁的衣冠冢

来源

[编辑]

孔子去世后,他生前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帽子,使用过的琴、车子、书籍等都被收藏于孔子故居之中。东汉末年,孔子二十二代孙孔潜避居会稽,将孔子衣冠环壁带到南方,他的后代世居会稽,成为著名的会稽孔氏。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孔潜的后代孔祯因出任苏州长史,担心携带孔子衣冠在路途意外遗失,因此将衣冠筑冢葬于青浦。孔祯之子孔季诩的后裔失考,而孔季诩的堂侄孔至迁居河南鲁山县。


==

[编辑]

1959年,孔宅被列为县级文化保护单位。文革中,殿宇大部分被废。1983年,孔宅仅存的大殿建筑移置于大观园游览区。至1985年仅存清代大石碑2块、古银杏2棵。1986年11月,该地的文化保护单位被撤销。[1]


孔宅奉祀世系

[编辑]
  • 孔思构,字基道
  • 孔克勋,字诚夫,思构长子,衣冠奉祀,授迪功郎
  • 孔希声,字大闻,克勳长子,郡庠生
  • 孔言课,原名友课,字敬敷,希声长子,庠生
  • 孔公麒,字景瑞,言课长子
  • 孔彦稷,字崇本,公麒长子,廪生
  • 孔承彪,字乐耕,彦稷长子
  • 孔宏瓒,字逸斋,承彪长子
  • 孔闻约,字见溪,宏瓒长子,衣冠墓奉祀
  • 孔贞成,字趋庭,闻约长子
  • 孔尚卿,字载之,贞成长子,衣冠墓奉祀生
  • 孔衍安,字钦文,尚卿长子,郡庠生
  • 孔兴豫,字起逸,衍安长子,国子学录
  • 孔毓行,字钟敏,兴豫四子。乾隆三年奉大部给剳,世袭五经博士,为奉祀生,世祀青浦孔宅衣冠墓。
  • 孔传镗,字骏声,毓行长子,青邑庠生。
  • 孔继烈,字承先,传鏜长子,奉祀衣冠墓。
  • 孔广德,字星源,继烈长子,奉祀衣冠墓。
  • 孔昭明,字镇海,广德长子,奉祀衣冠墓。
  • 孔宪晋,字松涛,昭明长子,奉祀衣冠墓。
  • 孔庆荣,字荷卿,奉祀衣冠墓。
  • 孔繁邦,字用之,奉祀衣冠墓,民国六年加委奉祀官。

轶事

[编辑]

钱民听说青浦有孔子衣冠墓,斋戒后前去祭祀孔子,希望成为圣人的门徒。当天晚上,钱民梦见有人对他说:“谢绝汉代以来诸位儒者的理论学说,才可以成就学问。”钱民从此开始读《四书》,这一年他已三十岁。[2][3][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青浦县志》 上海市青浦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ISBN 7-208-00761-6
  2. ^ 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 第823页:(钱民)闻青浦有孔子衣冠墓,斋戒往谒,愿为圣人之徒。其夕梦有告己者曰:谢绝汉以来诸儒论说,乃可为学。自是始读四书正文,年已三十矣。
  3. ^ 彭绍升 《儒行述》: :(钱民)闻青浦有孔子衣冠墓,斋戒往祷,愿为圣人之徒。其夕梦一丈夫引而告之曰:道之不明,由后儒之说乱之也,子欲为学,屏去汉以后书其可。既归,始取四子书读之,时年已三十矣。
  4. ^ 江藩 《宋学渊源记》:(钱民)闻青浦有孔子衣冠墓,斋戒往祭,愿为圣人之徒。其夕梦一伟丈夫告之曰:道之不明,由后儒之说乱之也,子欲为学,屏去汉以后书其可。既归,始取四子书读之。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