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
外观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0年4月21日) |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7月28日) |
粉刺 | |
---|---|
又称 | 英语单数:comedo,英语复数: comedones |
正常毛孔与白头粉刺、黑头粉刺比较的图解 |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皮肤病学 |
MedlinePlus | 003238、003236 |
粉刺(英語:comedo)是一种被角蛋白和脂质填充而扩张和堵塞的毛囊“漏巵”(infundibulum,漏斗状孔腔、管道、器官)[1],属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發生于颜面、胸、背等处,尤常与周围的空气、粉尘相接触的部位。
粉刺分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两类,分别俗称为黑头、白头。黑头是开放性粉刺,黑色是因为黑色素在表面沉积;白头是闭合性粉刺,毛囊完全堵塞[2]。黑头粉刺外观为露在粗大毛孔外部的黑点,挤出後成條狀,或有黑色的头部。
粉刺是痤疮的前身,当痤瘡丙酸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3]引起粉刺的毛囊感染,则称为痤疮(acne)。
形成原因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本身可以滋潤肌膚,當毛孔充滿多餘的油脂,毛孔被角質化的表皮細胞以及皮屑阻塞,油脂無法順利排出,這些油脂和皮屑等混合物被外界空氣氧化而形成粉刺。
身体自身因素;阳光;清洁过度;用手挤压粉刺部位;温度过高;熬夜过度;食用刺激性的食品。
错误去粉刺方法
- 用手挤,会严重损伤皮肤结缔组织,而且指甲内易藏细菌,容易引致皮肤发炎,使得毛孔越变越大。
- 用刷擦,只适用于去角质,用来去粉刺,效果不大。太用力会擦伤没有角质出现的皮肤。
- 鼻贴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開始时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毛孔会越来越大。
解决粉刺问题
- 少吃油膩食物。多吃新鮮蔬果。
- 注意平時的臉部清潔,適當給臉部皮膚補水,使用適合自己膚質的洗面乳,但是注意不要清潔過度。
- 注意作息規律,盡量不要或少熬夜。
- 用水楊酸清洗
- 用 AHAs 和 BHAs 去角質
- 用皮膚刷去角質
- 嘗試局部使用維甲酸
- 使用黏土面膜
- 使用木炭面膜
- 考慮化學剝離
- 睡前徹底卸妝
參考來源
- ^ Bonamigo, R. R., & Dornelles, S. I. T. (Eds.). (2018). Dermatology in Public Health Environments: A Comprehensive Textbook. Springer. p461
- ^ https://dermnetnz.org/topics/comedonal-acne
- ^ 许德田 郑捷 王秀丽. 痤疮丙酸杆菌更名为Cutibacterium acnes相关问题的探讨[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 53(11): 948-949.doi:10.35541/cjd.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