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作者T·柯林·坎贝尔, 汤马斯·M·坎贝尔二世
类型书面作品[*]
语言英语
主题营养科学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BenBella Books (英文)
柿子文化 (繁体中文)
中信出版社 (简体中文)
出版时间2005年1月
出版地点美国
中译本出版日期2013.11.06
页数417页 (第一版)
续作救命饮食2.不生病的秘密:黑心的不只是食物,你该如何挽救自己与家人的健康!
规范控制
ISBN1-932100-38-5
OCLC198484004

《救命饮食》的作者是康奈尔大学营养生物化学系雅各布·古尔德·舒尔曼荣誉退休教授T·柯林·坎贝尔博士以及他的儿子医生小汤马斯·M·坎贝尔。2005年1月,本书英文版首次于美国发行,到了2013年10月销售量已超过一百万本,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营养类书籍之一。[1]

《救命饮食》内容主要是在调查动物制品(包含奶制品)的摄取与冠状动脉心脏病糖尿病乳癌前列腺癌大肠癌慢性疾病的关系。[2]作者综合调查结果提出,选择食用全价值营养食物以及持纯植物性饮食的人,意即采取不吃任何动物性制品,如牛、猪、鸡、鱼、蛋、奶、起司等,并且减少食用加工食品和精致碳水化合物这样的生活,可以避免、减少或反转许多疾病的生成或恶化。书里提到一个论点:食用任何含有胆固醇0毫克以上的食物是不健康的。[3]

书中建议,为避免食用任何动物性制品,若要补充适量维生素D,最佳的方法是透过晒太阳或食用营养补充品,例如维生素B12的摄取,就可以透过营养补充品补充。[4]书中作者对阿特金斯健康饮食法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方法表示不认同,因为此饮食方法目的是在减少从碳水化合物中摄取到的卡路里百分比。[5]两位作者对于还原论学者研究营养学的方法也表示不认同,因为使用还原论,所以某些营养素被归咎为病因,但坎贝尔博士却认为,正确的研究应该将营养型态与营养素之交互作用两者纳入考量。[6]

这本书的编写内容是零散地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康奈尔大学以及牛津大学一起合作的一项二十年研究计划,称之为中国-康奈尔-牛津计划。这项计划被纽约时报评比为“流行病学的最高荣誉”。T·柯林·坎贝尔博士是这项研究计划的主持人之一。[7] 这项计划主要研究1973年到1975年间中国大陆65个的癌症和其他慢性病患的死亡率。并将此数据与1983到1984年间他们对这些县里,每县100人进行的饮食调查和抽血检验所获得的资料互相比对。他们选择研究对象所居住的县有以下特点:当地居民拥有类似的基因结构,且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拥有相同的饮食习惯。研究报告最后的结论是,那些从1983年到1984年间,每天习惯食用大量动物性食品的县,其人口因西方文明病而死亡的比例比1973到1975年间的死亡率还高。而在以植物性饮食为主的县,结果则是恰好相反。[8]

研究动机和背景[编辑]

中国-康奈尔-牛津计划— 指的是“中国-康奈尔-牛津对中国六十五个地方县的居民饮食、生活型态与疾病死亡率特征的研究”,又称为“中国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关系研究”,在书中简称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它是一个全面性的研究,探讨中国饮食习惯与生活型态影响疾病死亡率的因素。研究中,他们对那些拥有相似基因的居民进行饮食对其健康影响的调查,将那些习惯食用大量动物性食品的人与那些以植物性饮食为主的人做相互比较。[9]

研究缘起于1980和1981年间,T·柯林·坎贝尔与当时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陈君石的一场对话。后来2012年,牛津大学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教授李察‧佩托,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教授黎钧耀陆续加入研究行列。[8]

1983年,他们在中国65个地方县里,每个县随机选出两个城镇,每个城镇随机选出50户人家。每户家庭选一位成人来调查其饮食习惯,选出来的人选男女各占半数,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再拿来比对1973年到1975年间,这些地方县大约48种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死亡率。[8]

社会评论[编辑]

美国CNN首席医疗记者桑贾伊·古普塔在2011年他主持的CNN特别节目纪录片《不再有心脏病突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里提到, 《救命饮食》改变了世界各地的人吃的习惯。[10] 美国前总统比尔‧柯林顿在经历一次心脏病突发之后改变了他的饮食成为维根纯素者, 也成为该纪录片的受访者以及该本书的拥护者。[11]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化学教授威尔弗雷德‧尼尔斯‧阿诺,在2005年的《莱奥纳多》学术期刊里对这本书给出这样的评论:“这本书的作者明知会有反抗和敌对的声浪,仍然热度不减继续前行,最后提出了这么一个有参考价值的现行假说。事实上,(除了他的假说),很难有其他说法可以用来解释这些惊人数据所得到的结果。”[12]

在2008年与坎贝尔的书面辩论中,营养学家Loren Cordain认为“坎贝尔的假说(低动物蛋白质饮食改善人类健康)其基本逻辑是站不住脚的,且与我们自己物种的进化不一致。” 坎贝尔则认为,“在当代时期观察到的饮食 - 疾病相关性,远比人类进化时期发生的情况更有意义 - 即过去约250万年的期间。”[13]

Harriet Hall(一位医生和怀疑论者,写作相关另类医学),在2009年 Science-Based Medicine科学医学网站上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14]中进行了这本书的评论.Hall批评该书引用了不直接支持书中主张的参考文献。 她还表示,该书并未解释其数据的例外情况 - 例如“中国的胃癌发病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5].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 ^ Parker-Pope, Tara.
  2. ^ Sherwell, Philip.
  3. ^ Campbell and Campbell 2005, p. 132.
  4. ^ Campbell and Campbell 2005, pp. 232, 242, 361ff.
  5. ^ Campbell and Campbell 2005, pp. 95–96.
  6. ^ Scrinis, Gyorgy.
  7. ^ That the book is "loosely based" on this project, see Scrinis 2013, p. 182.
  8. ^ 8.0 8.1 8.2 "China-Cornell-Oxford Project", Cornell University, accessed March 31, 2012.
  9. ^ Brody (New York Times) 199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Gupta, Sanjay.
  11. ^ Sherwell, Philip.
  12. ^ Arnold, Wilfred Niels.
  13. ^ Cordain, Loren and Campbell, T. Colin. "The Protein Deba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rformance Menu: Journal of Nutrition & Athletic Excellence, 2008, accessed August 28, 2011.
  14. ^ Hope, Harriet. The China Study. 2009-04-09 [2018-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3). 
  15. ^ Yang, Ling.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in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6-01-07, 12 (1): 17–20. ISSN 1007-9327. PMC 4077485可免费查阅. PMID 16440411. doi:10.3748/wjg.v12.i1.17. 

来源[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