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动员令/第十八次动员令/存档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维基百科第十八次动员令

The 18th 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主页 讨论页 龙虎榜 整体贡献 申报贡献 说明书

动员令

你好,我是第一次参加,按按钮参加后它导引我到开新一页,请问那里是去创建动员令的其中一条目吗?谢谢 Jocosus2000留言2020年7月11日 (六) 01:39 (UTC)

建议提交优特评选时声明为动员令作品

虽然本人不参加动员令,但出于减轻条目评选存档工作压力的理由,希望各位参与者如果把作品提交到优良条目、典范条目和特色列表评选,请同时声明为动员令参赛作品。这对日后正确显示条目里程碑和评选结果与各位的个人贡献对比很有帮助。谢谢。--Super Wang※DC不是贪食蛇,请勿盲目刷分 2020年7月13日 (一) 08:27 (UTC)

有关“亟需撰写的条目”小动员令

“亟需撰写的条目”小动员令内容包括以下三项:

  • 基础条目(第一至四级)。
  • 其他传统百科全书拥有,而中文维基百科缺少的条目。
  • 在多于15种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中存在,而中文维基百科缺少的条目。

上述的第二项及第三项有明确说明是中文维基百科缺少的条目,而第一项(基础条目)没有。

想确认一下,若扩充基础条目中已有的条目,是否可以算在这个小动员令的范围内?谢谢。--Wolfch (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3:35 (UTC)

我的意见是DrizzleD所提及的那种情况或许也应该计算进去(因为存在改善加成)。@Wolfch你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的(而且还有改善加成),不过可能还是要主持人解释一下。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从不挣扎 2020年7月11日 (六) 10:08 (UTC)
改善加成在原条目确实存在问题的时候才有。--DRIZZLE (按此给我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2:12 (UTC)
绝大部分现成的基础条目都存在问题,多数是太短,有些是和其它语种的版本出现矛盾论述,很难不符合“原条目确实存在问题”这个条件。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从不挣扎 2020年7月11日 (六) 13:02 (UTC)
扩充基础条目可以算。--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0年7月11日 (六) 14:16 (UTC)

有关电脑科学算不算自然科学的问题

我刚把USB杀手提至自然科学里,但被驳回,原因是其不属自然科学。但我翻查国立台湾图书馆的分类,电脑科学是数学底下的分类,属于本次动员令的自然科学类。那应该算还是不算?--S叔 2020年7月13日 (一) 16:39 (UTC)

说明

刚刚提布朗眼中的棒球赛,审核没通过,因为“有关电影是否仍然存世一节,所引用来源并没有刊发或修改日期,因此“截至2020年6月”一说不合理”。

这里提出疑问的描述是“截至2020年6月,《布朗眼中的棒球赛》是否还有胶片存世尚无定论,很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来源中支撑尚无定论说法是“Survival status: (unknown)”。以某部百多年来都没有找到胶片的无声短片,单纯“尚无定论”这么保守的结论根本不可能经常更新(也没有必要),除非事实已经发生变化(已经确定是否存世),或者研究上在某个方向有突破(总之就是页面内容多少有变化,而不仅仅是改一下更新日期)。所以在有别的来源可以推翻这个结论,或者有更可靠的来源,更新的日期替代之前,本着对已有可靠来源的good faith,完全可以认为内容没有变化,就等于“到现在都没有定论”。

没有定论,和有结论的来源需求完全不同。说某个作品获得任何奖项提名很简单,找到这个奖项提名的来源。但要是说某个作品没有获得任何奖项提名,那怎么办?要求列出全世界所有奖项的来源,让读者(编者)一个一个看,全部看完,都没有这部作品才算吗?--7留言2020年7月13日 (一) 17:04 (UTC)

不认同无聊龙的说法,这和现时的办法直接冲突。我建议这个问题(大问题)DC后交客栈处理,评分就麻烦各位主持人商议。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从不挣扎 2020年7月16日 (四) 09:02 (UTC)

fpicnum

我又来僭越了。本次动员令中有很多图片同时参加了特色图片评选,但我看过{{DC18/art}}的源码,似乎没有指向cat:正在进行特色图片评选的第十八次动员令个人贡献页分类(该分类所含的项目数同时也展示在Wikipedia:动员令/第十八次动员令/个人贡献上),而只能和不参选FP的一同算入“第十八次动员令产生的多媒体项目”,私以为是模板中fpicnum参数的问题。这有可能令参选FP的用户少得分。如果大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请着手解决,谢谢。--Super Wang※DC不是贪食蛇,请勿盲目刷分 2020年7月16日 (四) 02:36 (UTC)

有关参加资格的意见

偶然在站外看到一项意见,纪录一下[1]:

  • 自动确认资格不利新用户报名。
  • 没有团队报名机制,导致无法招集志工群来集体完成条目。

--Temp3600留言2020年7月17日 (五) 03:55 (UTC)

物种条目不算自然科学主题吗?

自然科学主题包括生物学范围,所以在大动员令的物种条目应该算在自然科学主题。Lab06 N留言2020年7月17日 (五) 05:12 (UTC)

@Lab06 N算自然科学。--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0年7月17日 (五) 10:24 (UTC)

有关于需要扩充、编写或重写等完善措施的条目

做为第十八次动员令,请参考之,或者协助其DYK。

2001:B011:30E0:3459:D81A:280:7572:852C留言2020年7月17日 (五) 17:05 (UTC)

暂时不参与动员令事务

很抱歉,因为个人原因,我暂时不能处理动员令相关事务,非常抱歉辜负了社群的信任。--𝙱𝚘𝚛𝚜𝚌𝚑𝚝𝚜 ᴛᴀʟᴋ 2020年7月11日 (六) 16:10 (UTC)

有关亟需撰写的条目

请问亟需撰写的条目说明中“多于15种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包括正好15种吗?--西安兵马俑主义好!🏳️‍🌈🔞 光复香港,时代革命 2020年7月17日 (五) 10:52 (UTC)

如何区分中动员令自然科学与小动员令学理类?

感觉小动员令比中动员令都要大得多了,甚么才叫“术语”?例如个别物种算不算?那么个别化合物呢?还是只有所谓“总论”才计算在内才看起来比较合理?

  • "中"、"小"等目前只代表分数上的差别。“术语”最简单来说,指“没有实物的东西”,如工艺的说明、提炼金属的过程、化学反应理论、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人体骨头生长的机制等等。实际审核时,会考虑条目内这些部分的比例,所以也有可能不算学理的主题,因写了大量学理类的内容,而可以算进去。--Temp3600留言2020年7月19日 (日) 15:07 (UTC)

关于条目改善工作

我从7/20号就开始修改金牛座KEPD 350飞弹的内容了。如果要计算修改长度的话应该是拿当前版本与2019年6月24日 (一) 12:10的版本进行比对吧? 为何系统会显示长度未达标?—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Kenchen945对话贡献)于2020年7月24日 (五) 13:17 (UTC)‎加入。]

关于亟需撰写的条目的提问

请问小动员令中“亟需撰写的条目”中的“在至少15种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中存在,而中文维基百科缺少的条目”必须要在动员令开始前列于“WP:SA”中吗?还是只需要翻译后有15条跨语言链接即可?——BlackShadowG留言2020年7月25日 (六) 13:04 (UTC)

许愿池

虽然已经有维基百科:翻译请求维基百科:条目请求,但会有人有兴趣弄一个DC的许愿池吗?随口一说。--Temp3600留言2020年7月22日 (三) 05:43 (UTC)

做为第十八次动员令,请参考之,或者协助其DYK。

此外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造成很多影响,举凡艺术与文化遗产迪士尼英语Impact of the 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 on Disney音乐英语Impact of the 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 on the music industry被关闭公共场所和机构英语List of public venues and institutions closed during the 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性别英语Gendered impact of the 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人权LGBT社群医护人员英语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healthcare workers医院英语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hospitals长期照护机构英语Impact of the 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 o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便是亟需撰写以利消除模板上的绿字。或者其他有关所有维基百科都应该有的10000篇条目;其他传统百科全书拥有,而中文维基百科缺少的条目;在多于15种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中存在,而中文维基百科缺少的条目。

2001:B011:30E0:1FC5:80E4:9BE5:113A:AD32留言2020年7月25日 (六) 18:02 (UTC) (+)支持:总觉得中文维基百科有些条目残缺不齐。

条目达到3500字

侵华日本关东军护路守备队盘山分队旧址这个条目达到3500字以上,为什么在动员令显示长度不达标?谢谢。—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Anj001对话贡献)加入。

关于有效时间的投稿

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打算加入动员令,所以有个问题,请问一下,如果我在动员令有效时期,但没有报名此动员令之前,创作了一条条目,那还可以算作是我的贡献吗?或者说,还可以作为可提交给此次动员令的条目吗?——Kopperby留言2020年7月29日 (三) 14:26 (UTC)

翻译图片

我没理解错的话,“翻译图片”是指把原本只有英文标示的图片加上或改为同等意思的中文标示?SANMOSA SPQR 2020年8月2日 (日) 06:54 (UTC)

日本国铁301系电力动车组内的日语是列车车厢编号及列车班次名称--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来签名吧! 齐来参与动员令! 2020年8月4日 (二) 00:11 (UTC)

有关翻译图片的pictranslength

Wikipedia:动员令/第十八次动员令的多媒体加分专项计分表有提到“翻译图片只计算z,为译文位元组数”,此处的“译文”是否是指实际翻译文字的位元组数?还是翻译后的图片位元组数?谢谢--Wolfch (留言) 2020年8月11日 (二) 23:36 (UTC)

无来源内容的判断标准

各位先进们好,在下第一次参与动员令,这次翻译了一些个人专业领域内的词条,但主持人将其中的一些判断为无来源内容,我对判断标准不是很明白,想在此发问。
以在下所新建的亨利·提密安卡一条为例,在英、中翻译的阶段我便已详细确认过,不将不中立的、评价性质却缺乏具体来源的文句翻译过来,为何在其它条目行不通呢?再例如萨尔茨堡音乐节一条,当前的版本并没有citation needed的模板,但仍然被视为具有无来源内容?想请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有具体的释例可供参考,谢谢大家!59cond12留言2020年8月18日 (二) 15:46 (UTC)

共和国勋章

如何增加图片 Scott Sodapop留言2020年8月24日 (一) 22:20 (UTC)

关于新建条目的后续修改问题

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对于规则有些不太了解。个人创建了新条目,提交了动员令。评分之后,过了段时间(仍然处于动员令期间)个人又在该条目新增了一些内容。请问我能否直接修改“个人贡献”中对应修改条目的“长度”。

如个人新建的《Re:LieF~致亲爱的你~》在提交之后,评分有了,之后我又增加了原声带的内容。是可以自主修改条目的“长度”,还是需要在特定页面申请复核呢?期间有其他人对条目进行小修改,他们的修改部分,是否要排除计算?--Nostalgiacn留言2020年9月6日 (日) 07:40 (UTC)

@Temp3600请问是在“特定页面申请复核”,还是在“个人贡献页面”中ping人,还是到主持人讨论页留言?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以算好在“个人贡献页面”列出在ping人核对。--Nostalgiacn留言2020年9月12日 (六) 07:02 (UTC)
  • 标准的做法是在个人贡献页面移除该一项的 "O"。事实上...你上面的方法都可以。但最好还是不要去讨论页留言,避免其他主持人不知道,将分数改了回去。--Temp3600留言2020年9月12日 (六) 07:41 (UTC)
那我就这样做吧,其实你一开始直接说标准做法就好了。--Nostalgiacn留言2020年9月12日 (六) 23:52 (UTC)

延长DC数日

各位好。由于今年的主持人忙于回校上课,评审工作相对较缓慢。我们意识到,这样可能对条目还没有被评审的参与者造成不公(比如原来的骁将因为评审不过关而没有了)。会否考虑延长数日,供主持人完成审核,并让参加者有补救修订条目的机会?--Temp3600留言2020年9月12日 (六) 06:37 (UTC)

这样的好处是,这几天主持人可以专心审核未审核的条目,以及大家提出的修正内容。--Wolfch (留言) 2020年9月12日 (六) 07:34 (UTC)


关于调整第十八次动员令部分时间节点的方案:

  • 动员令的正式结束时间不变。第十八次动员令仍将于2020年9月13日 (日) 23:59 (UTC)结束。所有在此后提报的新贡献均视为无效。所有在此后提请的各类评选无论结果如何,本次动员令均不予计算。
  • 动员令的截稿时间推迟。考虑大部分参与者之实际情况,第十八次动员令的截稿时间推迟至2020年9月18日 (五) 23:59 (UTC),即动员令结束5日以后。在此期间:
    1. 任何未通过(含不达标、未审、待审)的贡献,皆容许继续修缮。在此期间,一旦该等条目经评审通过,成为达标贡献,此后之任何修缮皆不予计算。
    2. 任何贡献,皆容许增补多媒体类内容。此款之实施,不受上款之限制。
  • 优特典条目的评选等待期不变。凡参选优良条目、典范条目及特色列表且投票尚未完成之贡献,容许等待至动员令结束时所处在的评选期结束,视当时的投票结果判定并审核贡献:
    1. 如当选,则以当选时的最后版本为准。
    2. 如未能当选,则以动员令结束时的最后版本为准。如果该版本判定为为不达标,容许参与者在评审后5日内进行相应修缮。
  • 申诉期规定不变。在动员令结束7日内,参与者可以对其已经通过的条目提请一次重审;此等重审以动员令结束时的最后版本为准。

以上。--BoyuZhang1998留言2020年9月13日 (日) 15:54 (UTC)

@BoyuZhang1998Temp3600一个问题,典范条目和特色列表的评选时长达两周,如果在动员令最后一天提交(比如本人),则评选结束时已超过动员令结束两周,请问如何处理?(最后一天提交也没办法,因为之前已经评选上了优良条目,按照规定一个月之内不能再次提交任何评选,只能等到现在)谢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0年9月14日 (一) 09:07 (UTC)
只要在动员令结束前,将条目提报至动员令页面就可以。你可在GA评选期间继续改善条目。--Temp3600留言2020年9月14日 (一) 11:21 (UTC)
@Temp3600了解了,所以只要在13号截止前提报了就没事了对吧?——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0年9月14日 (一) 12:46 (UTC)
对,但要是现在仍然没有提的就麻烦了。--Temp3600留言2020年9月14日 (一) 13:5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