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壩會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壩會議是長征時中共中央率領紅一、三軍團單獨北上後,1935年9月13日在西康省阿壩縣召開了公然反對中央分裂黨的會議,為另立中央製造輿論。[1]

歷史[編輯]

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若爾蓋巴西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巴西會議),決定率一、三軍團單獨北上。徐向前陳昌浩奉張國燾命令,率右路軍的紅四軍紅三十軍紅軍大學部分人員,二度過草地南下。還沒等徐、陳率軍到達阿壩,先期抵達這裏的張國燾在中共中央俄界政治局擴大會議的第二天即1935年9月13日,在阿壩縣最大寺院格爾登寺的大殿召開「川康省委擴大會議」,即阿壩會議,與會的總司令朱德、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受到圍攻。[2]會議通過了《阿壩會議決議》,指責「中央政治局一部分同志,毛、、周等同志,繼續他們的右傾機會主義的逃跑路線,不顧整個中國革命的利益,破壞紅軍的指揮系統,破壞主力紅軍的團結,實行逃跑」;只有南下建立蘇區,才是唯一正確的進攻路線。[3]

參考文獻[編輯]

  1. ^ 《彭德懷傳》編寫組. 彭德怀传.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6: 83. ISBN 978-7-80092-103-2. 
  2. ^ 余洪遠:《「南下是沒有出路的!」——回憶敬愛的朱總司令》,《紅旗飄飄》第21輯,中國青年出版社,1981年,第18—19頁。
  3. ^ 劉放鳴:「關於紅軍長征北上戰略方針確定的幾點考證」,《中州學刊》,2005年第4期,第179-1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