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緊急政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緊急政府
Pemerintahan Darurat Republik Indonesia
1948年—1949年
PDRI國旗
國旗
地位流亡政府
首都武吉丁宜市
常用語言印度尼西亞語
政府臨時政府
主席 
• 1948年-
1949年
沙弗魯丁·普拉維拉內加拉
歷史時期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
• 烏鴉行動英語Operation Kraai
1948年12月19日
• 建立
1948年12月22日
• 終結
1949年7月13日
前身
繼承
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共和政府的建立
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緊急政府印尼語Pemerintahan Darurat Republik Indonesia,縮寫為PDRI),是1948年荷蘭發動烏鴉行動英語Operation_Kraai,佔領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首都日惹之後,由印尼民族主義者建立的臨時政府,首都武吉丁宜市,主席為沙弗魯丁·普拉維拉內加拉[1]

印尼共和國的戰略委員會從一開始就制訂好了應急計劃,準備在蘇門答臘或者海外建立流亡政府。社會福利部部長沙弗魯丁去了武吉丁宜準備該計劃。總統蘇卡諾在被荷蘭人俘虜前曾向沙弗魯丁發送電報,授權後者組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流亡政府」,然而這封電報直到1949年才被沙弗魯丁等人接收到。另一封內容相近的電報發送給了正在新德里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財政部長亞歷山大·安德烈斯·馬拉米斯英語Alexander Andries Maramis[2]。1948年12月22日,在荷蘭入侵後,沙弗魯丁基於制訂的應急計劃,於蘇門答臘的武吉丁宜市建立流亡政府,即「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緊急政府」,沙弗魯丁本人擔任緊急內閣的主席[3]。為避免被荷蘭人逮捕、流亡政府的領導層在西蘇門答臘省頻繁轉移。1949年年初,流亡政府與位於爪哇的印度尼西亞抵抗力量和六個正在爪哇逃亡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部長接觸。

根據魯姆-范·羅延協議英語Roem–van Roijen Agreement,自7月13日起,所有荷蘭部隊應撤出共和國領土,同時,所有被捕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領導人應立刻釋放。自此緊急政府完成了使命,於是沙弗魯丁在當天解散緊急政府,把政權移交給共和國總統蘇卡諾[3][4]

另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Jacques Bertrand. Nationalism and Ethnic Conflict in Indone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66 [2019-12-04]. ISBN 0-521-524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2. ^ Pour, Julius. Doorstoot naar Djokja: Pertikaian Pemimpin Sipil-Militer [Doorstoot naar Djokja: Disagreements between Civil-Military Leaders]. Jakarta: Penerbit Buku Kompas. 2010. ISBN 9789797094546 (印度尼西亞語). 
  3. ^ 3.0 3.1 ROBERT CRIBB; AUDREY KAHI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Indonesia SECOND EDITION. [2019-12-05]. ISBN 978-08108493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4. ^ Ricklefs, M.C.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1300 4th. London: MacMillan. 2008 [1981]. ISBN 978-0-230-54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