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淚液
人工淚液 | |
---|---|
專科 | 眼科 |
人工淚液(artificial tears)是一種滋潤用眼藥水,可用於治療因乾眼症導致的淚液分泌不足,所引致的眼睛乾澀和刺激症狀。[1]人工淚液也可用於潤濕隱形眼鏡,和在進行眼科檢查時使用。
人工淚液一般可作為非处方药銷售。它也可以作為中度至嚴重乾眼症治療方案的其中一環,配合其他治療使用。
成份
[编辑]人工淚液一般含有水、鹽和聚合物保濕劑,如羧甲基纖維素[2]、聚乙烯醇[2]、羟丙甲纤维素[2]、羟丙基纤维素[1]或玻尿酸[3]等,但一般不含天然淚液所含的各種蛋白質。需要頻繁(多於每三小時一次)使用人工淚液的患者應採用不含防腐劑[1]或僅含非刺激性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以免眼睛受防腐劑所刺激。
功效
[编辑]每隔數小時使用人工淚液可暫時舒緩眼睛乾澀的症狀[4]。 如羥丙基纖維素等保濕劑可對淚膜起穩定和增稠作用,延緩淚膜破裂[1]。
用法、用量
[编辑]人工淚液是眼睛乾澀的第一線治療方案[5]。對輕微的眼睛乾澀患者而言,一般每天需使用人工淚液四次;但如病症嚴重,則可能每天需使用達十至十二次。[1] 較黏稠的人工淚液可舒緩較嚴重的眼睛乾澀,但它們或會引致短暫的視力模糊[1]。
注意事項
[编辑]用於治療眼睛發紅的滴眼液可使眼睛更為乾澀。佩戴隱形眼鏡時,應使用專為隱形眼鏡而設的人工淚液,因其他類型的滴眼液或會含有能破壞隱形眼鏡的成份。[5]
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和使用禁忌
[编辑]羧甲基纖維素等聚合物保濕劑的不良反应包括眼睛疼痛、不適、持續紅腫和視力變化[1]。如出現以上的不良反應,患者應立即停止用藥[1]。而羥丙基纖維素的不良反應包括眼睛過度充血、恐光、睫毛黏連、眼睛不適等[1]。但總體而言,人工淚液的副作用特徵非常低[2]。
人工淚液並沒有已知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已知的禁忌症包括超敏反應。[1]
獸醫用途
[编辑]研究
[编辑]一份2016年的考科藍研究嘗試比較各種非處方人工淚液治療眼睛乾澀的效用。雖然該研究表明了目前未知何種人工淚液配方效果最佳;但在兩次試驗當中,發現了含0.2%聚丙烯酸的人工淚液在治療眼睛乾澀時,比起含1.4%聚乙烯醇的人工淚液效果更佳。[7]
參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EMedicine. WebMD, Inc.. 2006-04-21 [2006-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6).
- ^ 2.0 2.1 2.2 2.3 Moshirfar M, Pierson K, Hanamaikai K, Santiago-Caban L, Muthappan V, Passi SF. Artificial tears potpourri: a literature review. Clin Ophthalmol. 2014-07, 8: 1419–33. PMC 4124072 . PMID 25114502. doi:10.2147/OPTH.S65263.
- ^ Troiano, P; Monaco G. Effect of hypotonic 0.4% hyaluronic acid drops in dry eye patients: a cross-over study. Cornea. 2008-12-27, 27 (10): 1126–30. PMID 19034126. doi:10.1097/ICO.0b013e318180e55c.
- ^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The Merck Manual, Home Health Handbook. 默克藥廠. 2003-02-01 [2006-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3).
- ^ 5.0 5.1 Meadows, Michelle. Dealing with Dry Eye. FDA Consumer.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5-05 [2016-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0).
- ^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The Merck Veterinary Manual. 默克藥廠. [200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6).
- ^ Pucker AD; Ng SM; Nichols JJ. Over the counter (OTC) artificial tear drops for dry eye syndrom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2: CD009729. PMC 5045033 . PMID 26905373. doi:10.1002/14651858.CD009729.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