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 Jacques |
吊兰(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又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歐美國家稱蜘蛛草(spider plant),日本称折鶴蘭(折鶴蘭),是相當常見的垂掛式观叶植物,原產於南非。
特征[编辑]
吊蘭為常綠草本植物,具簇生的圓柱形肉質鬚根和短根狀莖。葉基生,狹長柔軟條形,頂端漸尖,長30公分左右、寬1-2公分;基部抱莖,著生於短莖上。成熟的植株會長出走莖形成花梗,細長彎曲,自葉腋抽出超出葉上,長30-60公分,先端會長出有氣生根的小植株。總狀花序,單一或分枝;花數朵一簇,散生在花梗旁。花小,白色,花被2輪共6片,雄蕊6枚。子房3室,通常有胚珠多顆;果實成銳三角形,側向3裂;種子扁平或碟狀。花序上部有時會生出2-8公分的條形葉叢。花期一般在春、夏,冬季,室內也可開花。
栽培[编辑]
吊蘭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生長適溫為攝氏15-25度,不低於5攝氏度能安全越冬。肉質根貯水組織發達,耐旱。適宜排水良好,肥沃鬆肥的土壤上生長。吊蘭一般使用分株繁殖,也可利用走莖上的小植株繁殖。吊蘭可以種子播種繁殖,但少用。
吊蘭適應性強,容易種植,且株形美觀,故受到廣泛的喜愛。經過證實,在室內種植吊蘭可有效減低室內的空氣污染物質[1]。吊蘭的園藝品種除了純綠葉之外,還有大葉吊蘭、金邊吊蘭、金心吊蘭和斑葉吊蘭等多種。
參考文獻[编辑]
- ^ B. C. Wolverton, Rebecca C. McDonald, and E. A. Watkins, Jr. Foliage Plants for Removing Indoor Air Pollutants from Energy-efficient Homes (PDF). NASA. 1984-04-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7-31) (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
- (简体中文)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的相关内容:吊兰
- 吊蘭, Diaolan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吊兰 |
![]() |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吊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