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輝圍光輝里是圍乪村原址。圍乪村清拆後,村民遷入圖片正中的一列唐樓。

圍乪(英語:Wai Kek),又名歐陽屋,是香港新界葵涌的一條已清拆的客家村落,原址位於現今葵興光輝圍北部。

地理[编辑]

中葵涌荃灣來往九龍的必經之路,路上有多條客家村落,包括圍乪、圳邊(傅屋)、油麻磡(曾屋)、昂磡(陳姓)、禾塘咀(鄧屋)、梨木樹等。[1][2][3][4]大帽山南麓有河水經葵涌流出垃圾灣,是為大坑,大坑在橫龍仔一段河道曲折,位於河道和水田旁的圍乪村因而得名。「乪」是廣東方言用字,源自客家語,用以稱呼彎曲的河流。[5]

歷史[编辑]

九龍水塘群

圍乪村源自金山爛泥塘村(現今九龍水塘)歐陽氏。據圍乪村一名年長村民在1960年代受訪時指出,爛泥塘曾捲入1862年至1864年間荃灣城門兩鄉械鬥。事件令深居於山中的爛泥塘村民明白到他們與友村相距太遠,不利治安。為避免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族人於19世紀末決定舉家遷居葵涌低地,以逃避城門鄉的侵擾。[6]

圍乪村是一條新界原居民村落,村的規模較小,只有約10多間向南的青磚村屋和一座祠堂。該村隸屬於荃灣鄉事委員會,載於新界鄉議局編著的《新界原有鄉村名冊》,在1905年批出的集體官契中圍乪與炭廠村、橫龍仔同為登記於下葵涌的名下。[7]

1920年,青山公路完工,葵涌一段青山公路穿過橫龍仔各村,並剛好坐落於圍乪村北面。1950年代,葵涌發展一日千里,圍乪村周邊陸續建成不同工廠,以食品廠和醬油廠佔多數,葵涌大坑亦改道成一條大坑渠。

1952年,中葵涌各村在油麻磡合辦葵涌公立學校。歐陽瑞祥是建校委員會常委之一。1970年,葵涌公立學校擴建,歐陽新友是擴建校舍委員會委員之一。[8][9]

1953年,政府開始與歐陽氏族人商討搬村計劃,以騰出土地作現代化城市發展。經過八年的磋商,荃灣理民府與歐陽氏於1962年達成換地協議,作價每呎8元將圍乪村清拆,以每呎10元地價交換原村旁邊的樓地。村民補回7,000多元差價後,獲得4,500呎樓地,無須補地價。政府利用屋地換樓地的方式搬村曾用於大屋圍鳳凰新村,但新樓地在原村旁邊則屬首次。[10]

取得換地協議後,歐陽氏與承建商合作建樓,村民可獲新樓的40%業權。1962年,圍乪村西面部份率先清拆,以騰出部份地皮興建新樓。1963年,圍乪村全部六戶居民遷進新樓(青山公路葵涌段513-529號),新樓一列六幢,樓高五層,設有閣樓,村民擁有30層中的12層。歐陽氏將其中一幢新樓的頂樓闢作祠堂之用,外牆上刻有「歐陽家祠」四字(刻字已於2010年代中被除去)。新樓是葵涌區歷史上第一幢分層式住宅,存在至今。

新樓入伙後,圍乪村剩餘東面部份隨即清拆,原址發展成友成樓。圍乪村附近一帶在1970年代初發展成光輝圍。[11]

參見[编辑]

參考來源[编辑]

  1. ^ 葵涌大舉折屋 數村決定遷建. 華僑日報. 1963-08-04. 
  2. ^ 葵涌各村遷建引起風水糾紛. 華僑日報. 1965-04-11. 
  3. ^ 荃灣中葵涌積極建設 遷村問題解决. 華僑日報. 1965-11-16. 
  4. ^ 行大運到上葵涌. 平帆的自製空間. 201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4) (英语). 
  5. ^ 徐珂清稗類鈔·方言類》 - 廣東語言文字之奇異 :「水之曲折為乪,音囊。」
  6. ^ James Hayes. A Village War.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77: Vol. 17. 
  7. ^ 新界原有鄉村名冊. 新界鄉議局. 1991. 
  8. ^ 廢校留下的歷史痕跡. 平帆的自製空間.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英语). 
  9. ^ 羅慧燕. 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 三聯書店. 2015. 
  10. ^ 葵涌歐陽屋村經官民協議 全村矮屋拆遷改建新洋樓. 華僑日報. 1962-09-26. 
  11. ^ 新界村屋改建洋樓先例 葵涌新住宅區首座新樓入伙. 華僑日報. 196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