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iyuwj留言 | 贡献2010年8月3日 (二) 05:3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中文馆名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英文简称 NLIC
馆徽
投资金额 1.2亿人民币
建筑面积 29278平方米
试开馆日期 2003年12月28日
历任馆长 颜务林2002年至今)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the University Zone of Ningbo,简称NLIC),宁波八大文化工程之一,是为宁波市民和大学园区内各校师生提供信息和文化休闲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位于宁波大学园区(南区),是迄今宁波市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也是浙江省持证读者数最多的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总投资近1.2亿人民币,总建筑面积29278平方。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集三馆于一身:是宁波大学园区中各大中专院校共用的大学图书馆,同时又是宁波市第二图书馆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它是宁波市教育局投资建设的图书馆,是市教育局的直属单位。

历史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外景,此为正门入口

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进行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设计工作

2002年初,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破土动工。

2002年4月,宁波市教育局在全国范围公开招聘馆长,颜务林担任首任馆长。

2003年9月,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工程竣工。

2003年12月28日,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试开馆。

2004年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工程获得2004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2004年6月1日,鄞州区图书馆已与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

2005年8月7日,当日访问量达10053人次,次日访问量亦破万人,许多人席地而坐也不肯离去。

办馆理念

原先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仅仅是大学图书馆,建立公共图书馆的想法是由首任馆长颜务林提出的。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办馆理念是:

“以文化为灵魂,以人气为中心,坚持教育职能、信息职能、文化休闲职能三者并举。以人为本,走文化之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走数字化之路。立足园区,辐射全市,突出宁波特点,把我馆建设成园区及宁波市的知识学习中心。”

传统图书馆职能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作为传统图书馆每天开放13个小时,平均每天接待读者2000-4000人次,现有各类藏书20多万册,期刊近3000种,报纸200余种,设置阅览座位3000个、网络信息接点1200个,提供150台计算机供读者使用。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内部设有报刊借阅区、文艺类图书借阅区、社科类图书借阅区、科技类图书借阅区、外文文献借阅区、盲文文献借阅区、地方文献阅览区、华宝斋古籍文献阅览区、少儿文献借阅区等服务区域。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提供丰富的文化休闲活动,设有多媒体视听室、公众教学区、报告厅、科普展览厅、小音乐厅、文化沙龙、健身中心。

一楼

  • 盲文文献借阅区:约130平方米,宁波唯一的盲文文献借阅区。
  • 华宝斋古籍文献阅览区:约130平方米,收集线装仿古书籍2600册。
  • 展览厅:约900平方米,可作为公益性的展览活动、非商业性展出和商业性展览的场所,提供乒乓球、台球。
  • 报告厅:座位280个,可供学术报告、会议、培训、小型演出使用,每周向读者放映影片
  • 多媒体视听室:约130平方米,内设24组电视机和DVD机,提供中外影片和电视节目
  • 小型音乐厅:约250平方米,可容纳六七十人。

二楼

  • 中文报刊借阅区
  • 中文文艺类图书借阅区

三楼

  • 中文社科类图书借阅区

四楼

  • 中文科技类图书借阅区

五楼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文化沙龙,从目前来说文化沙龙在国内图书馆中还比较少见
  • 外文文献借阅区
  • 文化沙龙

数字图书馆职能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拥有网络信息接点1200个,提供150台计算机供读者使用。读者可持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借书证享受每月30小时的免费上网,超出部分按1元/小时计算。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官方网站是数字图书馆功能最主要的服务平台,通过它可以进行远程服务和下载数字资源。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官方网站提供的远程扩展服务有:

  • 查看新书
  • 预约、续借
  • 一站式检索(即只要搜索一次即可查看所有数据库)
  • 阅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论文
  • 电子词典
  • 在线网络课堂
  • 下载随书光盘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所有数资源可以通过任何一台连接到Internet计算机访问(个别服务只对拥有宁波本地IP地址的计算机开放)。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拥有的数字资源有:

  • 互联网版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国大陆唯一)
  • CNKI(期刊、学位、会议、报纸)
  • 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 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

大学图书馆职能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位于宁波大学园区内,是各大中院校公用的图书馆,所服务的各大院校有:

公共图书馆职能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是也是为鄞州区乃至整个宁波市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宁波大学园区内各大院校的学生和鄞州区的市民。由于离宁波市中心较远,车程普遍需要35分钟以上,所以市区读者所占比例不高,大约在30%左右。

评价

发展创新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发展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是多重内涵的统一,是近年来对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大胆尝试: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既是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统一,又是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统一。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不设立单独的计算机房,而是将计算机均匀地分布在每一个阅览区

硬件方面,首任馆长颜务林对图书馆布局做了大量修改和创新,取消了原有的密集书库、非开架阅览区,实现全开架阅览;将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墙全部打通,实现全开放结构;不设立单独的计算机房,而是将计算机均匀地分布在每一个阅览区;在每一个阅览区设置沙发,为读者提供较为舒适的读书环境。馆内配备了3M自助借书仪,读者能够在值班人员不在的情况下自助借书。把原先纸制的借书证改为非接触式IC卡,借书、复印、上网等诸多服务均通过“一卡通”进行管理。

软件方面,如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办借书证仅需15分钟,而浙江图书馆需要1个星期;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实现了在线续借预定,而别的图书馆只能读者亲自到图书馆预定。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在国内图书馆界享有较高声誉,并且和国内各大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有密切交流,如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科林·坎贝尔Colin Campbell)评价其为“世界一流的图书馆”。

区位功能

舒适的环境和免费的服务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由于设置了少儿阅览区和少儿活动中心,有的周边居民在上班之前将子女送到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下班后再接回家。这种现象在寒假暑假尤其明显。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实际上还附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功能,以效实中学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全高一年级4.28%的学生的社会实践地点是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作为宁波八大文化工程之一,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也是宁波市对外展示宁波形象的窗口,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承担了宁波市多数的外交流工作,接待过的来宾有:

缺陷不足

尽管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是宁波市迄今最好的图书馆,但仍有一些缺陷和不足。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是于2003年建立的新馆,而且经费有限,所以传统纸质印刷图书数量较少。目前传统纸质印刷图书的数量正以每年10万册左右的速度增加。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宁波市中心较远,家住市区的读者去那里很不方便。市区读者大多乘私家车前往而且自备食物,一般在图书馆内呆上一整天。

馆名问题

现用和曾用馆名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馆名较多,很容易搞混。目前在正式场合正在使用的有:

  •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 “宁波市第二图书馆”
  • “宁波鄞州区图书馆”
  •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文图书馆”

曾经使用过但现在基本不使用的馆名有:

  • “宁波高教园区图书信息中心”(初名)
  •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信息中心”(目前仍以小篆体写在入口处)
  • “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
  • “宁波市图书馆(高教园区)”(此名未曾公开使用,只在宁波市政府所发文件中出现过)

人们常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与宁波大学图书馆相混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是宁波大学园区内各大院校共用的图书馆和宁波市的公共图书馆,对学生和全市市民开放。宁波大学图书馆,是宁波大学校内的大学图书馆,仅对校内学生开放。

歧义由来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是宁波市教育局的直属单位,初名“宁波高教园区图书信息中心”,后在首任馆长颜务林的建议下更名为“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

2002年李岚清再次视察宁波高教园区时,地方领导邀请李岚清为宁波高教园区题词。李岚清将“宁波高教园区”误写为“宁波大学园区”,之后“宁波高教园区”即更名为“宁波大学园区”。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随即更名为“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一直沿用至今。

避免歧义

为了消除歧义,人们中通常避免使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这个名称,常用“大学园区图书馆”或“高教园区图书馆”,最近也有人开始使用“二图”这个简称。

参看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