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来源请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EzrealChen留言 | 贡献2018年7月27日 (五) 13:21 (补救1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beta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来源请求”模板在中文维基百科中的显示效果
“来源请求”模板在英文维基百科中的显示效果

来源请求(英語:citation needed,日语:要出典)是维基百科编者,即维基人经常使用的术语,也是一个维基百科模板的名称,用于添加在维基百科的条目中,以向其他人请求补充参考来源。来源请求是维基百科“可供查证”的编辑方针的象征之一,亦形成了网络迷因,出现在维基百科以外之处[1]

概况

根据维基百科的方针规定,为了保证维基百科的中立与准确,编者应为内容标识参考来源,严禁进行原创研究[2]。2006年,维基百科的编者克里斯·夏洛克(Chris Sherlock,维基百科用户名为“Ta bu shi da yu”)设立了这一模板,用来标识没有来源,需要求证的内容[3][4]。维基百科有不少内容被这样标记,以中文维基百科为例,截至2018年7月,有超过10000个条目中标有“来源请求”[5]

虽然设立该模板的出发点在于排除原创研究内容,但这也导致部分编者偏执地为所有未注明来源的内容标记“来源请求”[6];而一些维基百科的编者则认为“孙中山是男性”这类显然的信息不需要引用,偏执于请求来源实质上是扰乱行为[7]

维基百科之外的使用

xkcd创作的漫畫,圖中人物举着写有“[来源请求]”的標語

2007年,xkcd创作了一副名为《维基人抗议者》(Wikipedian protester)的漫画:一群听众正在聆听当政者的演讲,而人群中的一个抗议者高举写有“[来源请求]”的标语牌[8]。这是维基百科的术语标签在维基百科以外语境的首次运用[1]

2008年,馬特·梅奇特利(Matt Mechtley)在他的博客上发起了一项活动,邀请众人把写有“[来源请求]”等维基百科术语的贴纸贴在纽约街头的广告[9] 。这些维基百科催生的涂鸦被叫做“维基涂鸦”(wikiffiti[10][11]。维基涂鸦很快形成了网络迷因,“来源请求”不仅出现在了广告牌上,还出现在了网络恶搞图中,例如美国总统小布什的演讲照片里:图中小布什总统竖起大拇指,远处挂有“任务完成”(MISSION ACCOMPLISHED)的标语,而其下方则附上了“[来源请求]”的标签[12]

集会人士所举牌上写道:
“维基百科是可靠来源”
“[来源请求]”

2010年,在美国电视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美国华盛顿举办的“集合起来恢复理智与/或恐惧英语Rally to Restore Sanity and/or Fear”集会上,有多名人士举写有“[来源请求]”的标语牌参会[13]

2011年,德国国防部长卡尔-特奥多尔·楚·古滕贝格陷入博士论文抄袭丑闻,有抗议民众举“[来源请求]”的抗议牌,讽刺他的论文有多处未标明资料来源[14]

参考来源

  1. ^ 1.0 1.1 knowyourmeme contributors. [citation needed]. Know Your Meme.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8). 
  2. ^ 栗岡 幹英. インターネットは言論の公共圏たりうるか:ブログとウィキペディアの内容分析. 奈良女子大学社会学論集 (奈良女子大学社会学研究会). 2010-03-01, (17): 133–151. ISSN 1340-4032 (日语). 
  3. ^ Chris Sherlock. User Chris Sherlock. Stack Overflow.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4.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Template:Citation needed. Wikipedia. 2005-06-15 [2018-07-27] (英语). 
  5.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分类: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中文). 
  6. ^ Noam Cohen. Delaying News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6-23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9) (英语). 
  7. ^ Where was I last night?等. 维基百科:孙中山是男性无须引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中文). 
  8. ^ Explainxkcd contributors. 285: Wikipedian Protester - explain xkcd. www.explainxkcd.com.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英语). 
  9. ^ Joshua Glenn. [citation needed]. Boston.com. 2008-01-02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英语). 
  10. ^ Wikiffiti -- stickers that read [citation needed] / Boing Boing. boingboing.net.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11. ^ Urban Dictionary contributors. Urban Dictionary: wikiffiti. Urban Dictionary.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 
  12. ^ [Image - 40120] | [citation needed]. Know Your Meme.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13. ^ TED JOHNSON. Satirical rally calls for sanity and/or fear. Variety. 2010-11-01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4) (英语). 
  14. ^ Natalia Dannenberg. Academics attack German minister in plagiarism row | DW | 26.02.2011. DW.COM.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