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俁市
水俁市 水俣市 | |||
---|---|---|---|
市 | |||
日文轉寫 | |||
• 日文 | 水俣市 | ||
• 平假名 | みなまたし | ||
• 罗马字 | Minamata-shi | ||
水俁市立水俁病資料館的水俁紀念廣場 ![]() | |||
| |||
![]() 水俁市在熊本縣的位置 | |||
坐标:32°12′43″N 130°24′32″E / 32.21186°N 130.40875°E | |||
国家 | ![]() | ||
地方 | 九州地方 | ||
都道府縣 | 熊本縣 | ||
接鄰行政區 | 蘆北町、津奈木町、球磨村 鹿兒島縣:出水市、伊佐市 | ||
政府 | |||
• 市長 | 高岡利治 (現任任期至:2022年2月21日) | ||
面积 | |||
• 总计 | 163.29平方公里 | ||
人口(2020年2月29日) | |||
• 總計 | 24,204[1]人 | ||
• 密度 | 148人/平方公里 | ||
象徵 | |||
• 市樹 | 櫻树 | ||
• 市花 | 杜鵑花 | ||
时区 | 日本標準時間(UTC+9) | ||
市編號 | 43205-9 | ||
邮政编码 | 〒867-8555 | ||
市役所地址 | 水俁市陣內1丁目1番1號 | ||
電話號碼 | +81-966-61-1603 | ||
市議員數 | 16 | ||
法人番號 | 7000020432059 | ||
網站 | www |
水俁市(日语:水俣市/みなまたし Minamata shi */?)為熊本縣最南端的城市。過去以日本四大公害病之一的水俁病的發生地而聞名,目前環境已有很大改善,同時也是一座溫泉都市。
地理[编辑]
位于熊本縣最南端,熊本市西南方約70公里處。南端與鹿兒島縣接壤,西端面向八代海。
- 河川:水俁川
歷史[编辑]
沿革[编辑]
- 1889年4月1日:實施町村制,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葦北郡水俣村和久木野村。[2]
- 1912年12月1日:水俣村改制為水俣町。
- 1949年4月1日:水俣町改制為水俣市。
- 1956年9月1日:久木野村被併入水俣市。
變遷表[编辑]
1889年以前 | 1889年4月1日 | 1889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88年 | 1989年 - 現在 | 現在 |
---|---|---|---|---|---|---|---|
水俣村 | 1912年12月1日 水俣町 |
1949年4月1日 水俣市 |
水俣市 | ||||
久木野村 | 1956年9月1日 併入水俣市 |
水俣病[编辑]
水俣病的成因為汞中毒,患者會手足麻痺,甚至步行困難、有運動障礙、失智、聽力及言語障礙;重者會發生痙攣、神經錯亂,最後死亡,至今仍無有效的治療法。於1956年左右在水俁市附近發現,經確認後依地得名;與第二水俁病(或稱新潟水俁病)、痛痛病、四日市哮喘並列為日本四大公害病。
1908年日本窒素肥料(現已更名為窒素化學公司)設置水俣工廠以來,水俣市便依靠其開始快速發展,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企業城下町。但該工廠長期將含有的甲基汞的廢水排入海中,造成海中生物受到污染,居民又因為捕食海中魚類而造成水銀中毒,全市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受害。
交通[编辑]
鐵路[编辑]
過去曾有九州旅客鐵道山野線,但已於1988年停駛
道路[编辑]
- 高速道路
觀光資源[编辑]
教育[编辑]
高等學校[编辑]
本地出身之名人[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水俁市 |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水俁市(英文) |
- (日語) 官方网站
- (日語) 觀光物產協會 - 生態水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語) 水俁病情報中心
- (日語) 國立水俁病綜合研究中心
- (日語) 水俁市立水俁病資料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