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科技部
(重定向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科技部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語) | |
---|---|
![]() | |
![]() 科技部部徽 | |
基本資訊 | |
機關類型 | 中央二級行政機關 |
所屬部門 | 行政院 |
員額 | 270人 |
年度預算額 | 新臺幣477.47億元(民國106年度) |
授權法源 | 行政院組織法 科技部組織法 |
主要官員 | |
部長 | 吳政忠 |
政務次長 常務次長 | 林敏聰 (暫缺) |
主任秘書 | 陳宗權 |
任命者 | 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
任期 | 無任期保障 |
組織編制 | |
內部單位 | 8司、5處 |
附屬機關 | 3管理局 |
任務編組 | 2會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59年2月1日 |
前身機關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聯絡資訊 | |
科技部部址:科技大樓 | |
地址 |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科技大樓) |
電話 | +886 2 2737-7992 |
網站 | www |
科技部是中華民國有關科學技術發展的中央主管機關。負責推動國家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發展科學工業園區、管理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以及技術審查各部會科技計畫可行度,提供必要改善建議[1]。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3日升格為部。
历史[编辑]
中国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认为“学术是一个国家无形的财富”,在国立北京大学当校长时曾提出一个学术独立十年计划,但后来由于中国局势的影响未能实现,1958年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后,胡适根据此前方案编写了《国家发展科学培植人才的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1959年2月1日,行政院師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2],成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長科會),胡适担任主席,教育部长梅贻琦当副主席。[3]
1967年8月,長科會更名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國科會拥有稳定的经费,可不计产出的现实利益而专注于学术研究,对台湾学术影响深远。[3]
2010年2月3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增設科技部。
2014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科技部組織法》和相關組織法[4];
並於同年1月22日公布[5]。
2020年11月,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行政院長蘇貞昌據傳已拍板廢除科技部,回復設立國科會。[6]
標誌變遷[编辑]
組織[编辑]
- 部長
- 次長(政務次長二人、常務次長一人)
- 主任秘書
- 次長(政務次長二人、常務次長一人)
內部單位[编辑]
- 業務單位
- 綜合規劃司
- 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
- 工程技術研究發展司
- 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
-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 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
- 前瞻及應用科技司
- 產學及園區業務司
- 行政單位
- 祕書處
- 人事處
- 政風處
- 主計處
- 資訊處
- 任務編組
- 法規會
- 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
- 附屬學校
所屬機關[编辑]
相關機構[编辑]
- 行政法人
- 公設財團法人
駐外科技組[编辑]
- 駐舊金山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
- 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
- 駐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
-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
- 駐加拿大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
- 駐英國臺北代表處科技組
- 駐法國臺北代表處科技組
- 駐莫斯科代表處科技組
- 駐德國臺北代表處科技組
- 駐捷克代表處科技組
-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科技組
-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科技組
- 臺北駐日本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
- 駐越南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
- 駐新德里臺北經濟文化中心(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
- 駐韓國代表處科技組
歷任首長[编辑]
任別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
---|---|---|---|---|---|---|---|---|---|---|---|
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 主任委員 | |||||||||||
1 | 胡適 | 1959年2月1日 | 1962年2月 | ||||||||
2 | 王世杰 | 1962年5月 | 1967年8月 |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主任委員 | |||||||||||
1 | 吳大猷 | 1967年8月 | 1973年6月 | ||||||||
2 | 徐賢修 | 1973年6月 | 1981年3月 | ||||||||
3 | 張明哲 | 1981年3月 | 1984年6月1日 | ||||||||
4 | 陳履安 | 1984年6月1日 | 1988年7月22日 | ||||||||
5 | 夏漢民 | 1988年7月22日 | 1993年2月27日 | ||||||||
6 | 郭南宏 | 1993年2月27日 | 1996年6月10日 | ||||||||
7 | 劉兆玄 | 1996年6月10日 | 1998年2月5日 | ||||||||
8 | 黃鎮台 | 1998年2月5日 | 2000年5月20日 | ||||||||
9 | 翁政義 | 2000年5月20日 | 2001年3月7日 | ||||||||
10 | 魏哲和 | 2001年3月7日 | 2004年5月20日 | ||||||||
11 | 吳茂昆 | 2004年5月20日 | 2006年1月25日 | ||||||||
12 | 陳建仁 | 2006年1月25日 | 2008年5月20日 | ||||||||
13 | 李羅權 | 2008年5月20日 | 2012年2月6日 | ||||||||
14 | 朱敬一 | 2012年2月6日 | 2014年3月3日 | ||||||||
科技部 部長 | |||||||||||
1 | 張善政 | 2014年3月3日 | 2014年12月8日 | ||||||||
代理 | 林一平 | 2014年12月8日 | 2015年1月26日 | ||||||||
2 | 徐爵民 | 2015年1月26日 | 2016年5月20日 | ||||||||
3 | 楊弘敦 | 2016年5月20日 | 2017年2月8日 | ||||||||
4 | 陳良基 | 2017年2月8日 | 2020年5月19日 | ||||||||
5 | 吳政忠 | 2020年5月20日 | 現任 |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 ^ 1.0 1.1 李憶璇. 科技部掛牌 設兩大諮議會. 中央廣播電臺. 2014年3月3日 [2014-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 ^ 郭位. 〈「香港各界慶祝雙十節暨辛亥革命101周年大會」演講稿〉. 明報. 2012-10-07.
- ^ 3.0 3.1 李怀宇. 马英九回应王汎森:台湾没忘记胡适. 凤凰网. 时代周报. 2012-05-14 [2020-09-29].
- ^ 何哲欣. 立法院三讀通過 國科會改成科技部. 蘋果日報. 2014-01-07 [2017-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中文(台灣)).
- ^ 制定科技部組織法. 總統府. 2014-01-22 [2017-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中文(台灣)).
- ^ 陳熙文. 史上最短命? 科技部將廢 回復國科會. 聯合新聞網. 2020年11月2日 [2020-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外部連結[编辑]
- 地理坐标:25°01′29″N 121°32′32″E / 25.02467°N 121.54220°E坐标:25°01′29″N 121°32′32″E / 25.02467°N 121.54220°E
- 官方网站(繁體中文)(英文)
- 科技大觀園的Plurk專頁
- 科技大觀園的Facebook專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