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希田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邦希田园墓地
地圖
墓地資料
建立年份1665
國家英格兰
地區伦敦伊斯灵顿区City Road
座標51°31′25″N 0°05′20″W / 51.52361°N 0.08889°W / 51.52361; -0.08889坐标51°31′25″N 0°05′20″W / 51.52361°N 0.08889°W / 51.52361; -0.08889
擁有人伦敦市法团
規模1.6公頃(4.0英畝)
墓穴數120,000
網站Official website
Find a Grave658393
登录建筑-I级
官方名称邦希田园墓地
评定时间2010年5月5日
參考編碼1001713
官方名称邦希田园墓地
评定时间2010年5月5日
參考編碼1001713

邦希田园(Bunhill Fields)是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原墓地,位于伊斯灵顿区, 就在伦敦城以北,剩下的面积约为1.6公頃(4.0英畝),原址的大部分是由伦敦市法团维护的公共花园。

从1665年到1854年,这里用作墓地,据估计,在这段时间内,大约有123,000人安葬于此。[1] 现仍有 2,000 多座墓碑。这里尤其受非国教派教徒的青睐,有许多名人的坟墓,包括《天路历程》的作者約翰·班揚(死于1688年);《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死于1731年);艺术家、诗人、先知威廉·布莱克(死于1827年);苏珊娜·卫斯理(1742年去世), 约翰·卫斯理查理·卫斯理之母,称为“卫理公会之母”;统计学家和哲学家托马斯·贝叶斯(1761年去世);英国圣诗之父以撒·華茲(死于1748年)。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位文学艺术人物約翰·班揚丹尼尔·笛福威廉·布莱克的坟墓,长期以来都是文化朝圣的场所:伊莎贝拉·霍姆斯在1896年说,墓地中“最常走的路径”是通往班扬和笛福墓的路[2]。在墓地关闭之后,1964年至1965年进行景观设计,进一步彻底改变了它们的设置,在墓地中间铺设了一条南北向的人行道,游客可以进入,清除了其他墓碑。班扬墓位于人行道的南端,北端是笛福墓,而布莱克的墓碑则从他的墓地移到了笛福墓的旁边。2018年,布莱克的第二座墓碑放置在他的坟墓的实际位置上。

附近的邦希街(Bunhill Row)西侧,布雷斯韦特府(Braithwaite House)后面,是一个从前的贵格会墓地,从1661年使用到1855年,有时也称为邦希田园。乔治·福克斯(死于1691年),该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也埋葬在那里。其遗址也辟为贵格会花园(Quaker Gardens), 由伊斯灵顿区管理。

著名墓穴[编辑]

托马斯·贝叶斯
理查德·普莱斯

17世纪[编辑]

18世纪[编辑]

19世纪[编辑]

  • 凯瑟琳·布莱克 (1762–1831), 威廉·布莱克之妻
  • 威廉·布莱克 (1757–1827), 画家、诗人、先知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