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蝠魟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
保护状况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Manta birostris Walbaum, 1792 | ||||||||||||||
![]() | ||||||||||||||
異名 | ||||||||||||||
|
鬼蝠魟(學名:Manta birostris),又稱雙吻前口蝠鱝、埃氏前口蝠鱝、巨鬼蝠魟、鬼蝠鱝,俗名魔鬼魚、飛魴仔、鷹魴,为軟骨魚綱燕魟目鲼科的一種。被IUCN列為次級保育類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魟魚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魟總目成員。
分布[编辑]
本魚分布各大洋亞熱帶海域。
深度[编辑]
水深0至200公尺。
特徵[编辑]
本魚體扁平,體盤寬,舌狀鰭突出於眼前,能自由搖動,並可從下向外轉捲成管狀。眼球大,齒細小,粒狀。鰓裂很寬,魚體背面淺灰黑色,腹面淡白色。尾細而短,無棘刺。翼展可達9公尺,體重達3公噸。
生態[编辑]
本魚為海洋中上層大型魚類,性情溫和,肉食性,主要攝食浮游動物及小型魚類。春秋季節偶爾會跳出水面,卵胎生,每次只產一尾幼魚,有護幼行為。
經濟利用[编辑]
觀賞魚種,因肉質不好吃,沒有食用價值。[1]據稱鬼蝠魟的鰓具有藥用價值,能治療癌症、不孕等,因而被人類大量捕殺,尤其是在印尼等地,再偷運到中國。[2][3]
外部鏈結[编辑]
参考資料[编辑]
- ^ 捕獲600公斤鬼蝠魟 漁民頭大.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10-18].
- ^ 美麗又悲情的海洋生物-鬼蝠魟. 潛進台灣 DivingTW. 2016-05-10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0).
- ^ 觀光收益驚人 印尼設世界最大蝠魟保護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2017-10-18] (中文(繁體)).
- 台灣魚類資料庫
- Froese, Rainer & Daniel Pauly, eds. (2011). Manta birostris in FishBase. 2011年12月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