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逸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逸峰(1906年—1988年),原名承镜,又名澄镜澄静,化名王如飞张文果黄国材等,男,江苏东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社会科学家,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1][2][3][4]

生平

[编辑]

1924年下半年,黄逸峰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就读,1925年春转学至复旦大学商学院。期间他经常到上海大学听课,参加五卅運動。1925年8月,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國共青团,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担任复旦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因领导学生举行罷課和游行示威,被复旦大学开除出校。同年進入暨南大学商科就读,并担任中共闸北区委宣传部长、国民党一区党部常务委员、闸北区人民委员会主席、上海学生联合会主席等职务,参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4月初,进驻闸北区的二十六军二师师长刘峙派人逮捕了黄逸峰,半天后获释。[5]

1927年7月,担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8月被捕,关在南京第一监狱,10月被释放出狱。1927年11月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候补委员、省委秘书处巡视员、省委近郊区委员会书记等职,参与青浦农民暴动。1928年2月担任中共南通特委书记,一个多月后在东台组织农民暴动。3月间遭国民党逮捕,再次被關押在南京第一监狱,被判处1个月徒刑,刑满後釋放。1929年,担任南通中学教员。1929年11月,从南通回到上海中共江苏省委,担任全国铁路总工会秘书长。[5]

黄桥战斗后,陈毅执行统一战线政策,按照中央指示,创立“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联合抗日司令部”(简称“联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中将委员、中共地下党员黄逸峰任“联抗”司令,副司令李俊民、副司令兼参谋长周至堃、政治部主任张孤梅。司令部所在地曲塘。部队编为四个大队,分别驻防于胡家集、曲塘白米、小白米一线。公开活动范围限于曲(塘)北、海(安)北两区,但秘密活动的范围包括兴(化)南、泰(州)北、东台西部的水网地区。后来新四军又先后派贺敏学戴为然等十多人到“联抗”工作,加强并保证党的绝对领导。后任参谋长贺敏学姜茂生,政治部主任彭柏山顾复生,以及团级干部宋生发袁捷沈仲彝熊少南等人。[6]

抗战胜利后,历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少将交通处长、东北铁路总局副局长、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司令员兼党委书记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铁路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长兼党组书记。兼任华东交通专科学校校长。1951年12月3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上海华东交通专科学校存在混乱现象》的文章,即“薛承凤事件”。后发展为“黄逸峰事件”。1953年1月,黄逸峰受到了开除党籍和撤消一切行政职务的处分。1956年12月黄逸峰被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5月2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文“同意恢复黄逸峰1941年重新入党前的党籍,党龄从1925年10月连续计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25年8月参加共青团算起。”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周家珍编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2. ^ 徐为民编. 中国近现代人物别名词典. 沈阳: 沈阳出版社. 1993. 
  3. ^ 徐友春主编; 蔡鸿源, 周兴培副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4. ^ 叶绪昌主编; 王广达, 刘顺发, 邹嘉南副主编. 江苏革命史词典.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5. ^ 5.0 5.1 上海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办公室,上海科学院党委组织部编,他们从这里走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04,第4页
  6. ^ 海安市委史志工委主任杨斌,通讯员严德本:“新四军“联抗”部队风云录”,南通新闻网,2020-10-14. [2022-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