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內町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くろまつないちょう 黒松内町 黑松內町 | |||
---|---|---|---|
| |||
國家 | ![]() | ||
地方 | 北海道地方 | ||
都道府縣 | 北海道 後志綜合振興局 | ||
郡 | 壽都郡 | ||
團體編號 | 01393-5 | ||
法人編號 | 5000020013935 | ||
面積 | 345.47km2 | ||
總人口 | 3,304 (2007年11月30日數據) | ||
人口密度 | 9.58人/km2 | ||
鄰接自治體 | 豐浦町、蘭越町、壽都町、島牧村、長萬部町 | ||
町樹 | 山毛櫸 | ||
黑松內町役場 | |||
所在地 | 〒048-0101 北海道壽都郡黑松內町字黑松內302番地1 | ||
電話號碼 | +81-136-72-3311 | ||
外部連結 | http://www.kuromatsunai.com/ | ||
![]() | |||
人口:黑松內町官方網頁 |
黑松內町(日语:黒松内町/くろまつないちょう Kuromatsunai chō */?)是北海道後志綜合振興局南部的一個城鎮,是日本山毛櫸的生長最北之地。[1]
名稱源自阿伊努語的「kur-mat-nay」,意思是有女性和人的小河。[1]
歷史[编辑]
- 1856年:由長萬部經過黑松內通往歌棄的道路完成,黑松內成為兩地之間交通的中樞。[1]
- 1871年:伊達邦成的家臣共13戶來到限在的黑松內市區的地方開始進行開墾。隨後,來自斗南藩的24戶也來到黑松內參予開墾。
- 1909年4月1日:黑松內村成立為北海道二級村。
- 1915年4月1日:歌棄郡熱郛村成立為北海道二級村。
- 1923年4月1日:樽岸村成立為北海道二級村。
- 1955年1月15日:樽岸村被分割成兩部份,其中一部分與黑松內村、歌棄郡熱郛村合併為三和村。
- 1959年1月1日:三和村改制為三和町。
- 1959年5月1日:三和町改名為黑松內町。
交通[编辑]
鐵路[编辑]
道路[编辑]
|
|
巴士[编辑]
- 二世古巴士
觀光景點[编辑]
觀光[编辑]
- 歌才山毛櫸天然北限地
- 添別山毛櫸林
- 黑松內町山毛櫸中心
- 歌才自然之家
- 黑松內溫泉
教育[编辑]
中學校[编辑]
|
|
小學校[编辑]
|
|
姊妹市、友好都市[编辑]
日本[编辑]
本地出身的名人[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黑松內町 |
- (日語)ふれあいの森情報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語)山毛櫸北限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語)黑松內山毛櫸博物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語)黑松內山毛櫸森林自然學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