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酃县 (宋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Esiymbro留言 | 贡献2019年3月29日 (五) 03:57 (Esiymbro移动页面酃县 (南宋)酃县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酃县南宋时设置的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县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因酃湖得名。曾属衡州,后属茶陵军[1]元朝时,属衡州路,为下县[2]时,属衡州府[3]。清朝考评:[4]。1949年后,属衡阳专区。1954年,划入郴县专区。1959年并入茶陵县。1961年,复置属湘潭专区。1970年,属湘潭地区。1983年,改属株洲市。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

注释

  1. ^ 宋史·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茶陵军,绍兴九年,升县为军,仍隶衡州。嘉定四年,析康乐、云阳、常平三乡置酃县,亦尝隶衡州。县一:酃。下。因酃湖为名。桂阳军……
  2. ^ 元史·卷六十三·志第十五》地理六……衡州路,上……县三,衡阳,上。倚郭。安仁,下。酃县。下。道州路……
  3. ^ 明史·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地理五……衡州府,元衡州路……酃,府东。洣水在县东,源出洣泉,西有云秋水流合焉。桂阳州……
  4. ^ 清史稿·卷六十八·志四十三》◎地理十五……衡州府,冲,繁,难……酃,简。府东南三百里。北:青台。南:泰和。东南:万阳。西南:屏水山。山与桂东接界,洣水出焉。迤北至双江口,漠渡水北流西屈注之。又西合春江,即云秋水,东北合洣水入茶陵,是为茶陵江。其东沔渡水,北为洮水,下流合於洣水。永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