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okseng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4日 (三) 03:0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1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
投票日 2001年7月29日
內閣 第一次小泉內閣
任期屆滿日 2001年7月22日
改選数 121
選舉制度 地方區制73
開放名單式比例代表制48
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
 < 1998 2004 > 

第1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於平成13年(2001年)7月29日舉行。這次選舉中,執政的聯盟大勝,剛上任的首相小泉純一郎也因此確立了他在黨內的穩定政治基礎,得以大力推行改革。

概況

這次選舉是小泉純一郎上任之後的第一次全國選舉。小泉以極高人氣上台,掀起「小泉旋風」,民意支持率高達七至八成;而小泉內閣也有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一處理不良債權問題和調整市場結構為主的經濟改革(即後來的金融再生計劃)。不過小泉在黨內的地位尚未穩固,政策的推行受到諸多的阻礙。

在競選期間,小泉曾經發表電視演說表明:「我將挑戰自民黨,我將挑戰日本。我相信大多數自民黨員將支持小泉的改革。但是,如果自民黨內的反對者要聚集力量反對我,我作為黨總裁將采取行動瓦解這個黨!」[1]

小泉的激進言論激發了大量民眾的同情和支持,選舉結果表明由於對改革的期盼,自民黨贏得了許多過去不曾支持自民黨的選民的支持,贏得選票數增加了50%。在該選的121席中,自民黨占據了64席(選前61席),而執政聯盟自公保三黨則總共獲得79席。

選舉的結果顯示民眾對小泉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小泉純一郎由此確立了他在黨內的穩定領導地位,黨內最大的派閥橋本派也宣布支持小泉改革;在此之後幾年,都沒有受到黨內非主流派的強力挑戰。而政府直至2003年也獲得兩院的穩定多數,使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能夠順利制定和通過。

選舉數據

內閣

公示日

  • 2001年(平成13年)7月12日

投票日

  • 2001年(平成13年)7月29日

改選数

  • 121
(選舉區73、比例區48)
  • 定額數減少
選舉區3(岡山熊本鹿兒島
比例區2

選舉制度

選舉結果

參議院各黨派勢力示意圖

投票率

  • 56.4%
※總務省統計

議席数

政黨名 改選 非改選 合計
執政黨 78 61 139
自由民主黨 64 47 111
公明黨 13 10 23
保守黨 1 4 5
野党・無所属他 43 65 108
民主黨 26 33 59
自由黨 6 2 8
日本共產黨 5 15 20
社會民主黨 3 5 8
無黨派 3 10 13
合計 121 126 247

總裁
小泉純一郎

 幹事長
 山崎拓

 總務會長
 堀內光雄

 政務調査會長
 麻生太郎

 國會對策委員長
 大島理森

 參議院議員會長
 竹山裕

代表
神崎武法

 代表代行
 濱四津敏子

 副代表
 坂口力
 鶴岡洋

 幹事長
 冬柴鐵三

 政務調査會長
 北側一雄

 國會對策委員長
 太田昭宏

 參議院議員會長
 鶴岡洋

 常任顧問
 石田幸四郎
 市川雄一
 續訓弘
 藤井富雄

黨首兼參議院議員會長
扇千景

 幹事長
 野田毅

 政務調査會長
 井上喜一

 國會對策委員長
 二階俊博

 最高顧問
 海部俊樹

代表
鳩山由紀夫

 特別代表
 羽田孜

 副代表
 石井一
 鹿野道彦
 中野寬成
 横路孝弘

 幹事長
 菅直人

 政策調査會長
 岡田克也

 國會對策委員長
 熊谷弘

 參議院議員會長
 角田義一

黨首
小澤一郎

 幹事長兼政策調査會長
 藤井裕久

 國會對策委員長
 山岡賢次

 參議院議員會長
 田村秀昭

中央委員會議長
不破哲三

 幹部會委員長
 志位和夫

 幹部會副委員長
 石井郁子
 上田耕一郎
 浜野忠夫

 書記局長
 市田忠義

 政策委員會責任者
 筆坂秀世

 國會對策委員長
 穀田惠二

 參議院議員團長
 吉岡吉典

黨首
土井たか子

 副党首
 清水澄子
 谷本巍
 東門美津子
 淵上貞雄

 幹事長
 福島瑞穗

 政策審議會長
 辻元清美

 國會對策委員長
 中西績介

 參議院議員會長
 梶原敬義

  • 無黨派 - 改選3(共13)

初次當選者

注意:曾經是眾議院議員的有「※」標示。

自由民主黨
民主黨
公明黨
日本共產黨
自由黨
社會民主黨
無黨派

重返參議院者

自由民主黨

隱退不參選者

自由民主黨
民主黨
公明黨
日本共產黨
自由黨
社會民主黨
保守黨
無黨派

落選的原議員

自由民主黨
民主黨
日本共產黨
自由黨
社會民主黨
自由連合
無所属

參見

参考文献

  1. ^ 日本瞭望》2001年11月,第7卷第80期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