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蒙灭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0.6.158.72留言2020年4月23日 (四) 06:4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聯蒙滅金,是大蒙古國崛起後,南宋聯合蒙古帝國滅金的策略。然而南宋最終亦被蒙古帝國所滅。

背景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後,上尊號成吉思汗,其東南方向相鄰金國,其西南相鄰西夏,遠隔金則是南宋。同時,南宋開禧北伐金國失敗。成吉思汗採取了遠交近攻政策,一方面逼迫西夏與蒙古議和,另一方面與南宋修好。同時厲兵秣馬,準備進攻金。蒙古對金國威脅日益嚴重,南宋朝中意識到蒙古可能是未來勁敵。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著作佐郎真德秀奏曰:「今之女真,即昔之亡遼,而今之蒙古,即向之女真也[1]。」嘉定七年奏曰:「習安者易制,崛起者難馴[2]。」嘉定七年(1214年)七月,淮西轉運使喬行簡上書曰:「強韃漸興,其勢已足以亡金。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齒寒之轍可覆,宜姑與幣,使得拒韃。[3]

過程

金军三道攻宋之战是1217年至1224年,金國攻打南宋的戰爭。

1211至1213年,金軍在野狐嶺戰役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節節敗退,國力日漸衰落,1214年五月,金宣宗被迫南逃,由中都燕京遷都開封。七月,宋寧宗接納真德秀奏議,决定從此罷金國歲幣,但沒有直接出兵,對於蒙古攻金保持中立[4]。1215年蒙古攻下金中都,金國領土縮小,欲「取償於宋」[5]。1217年(宋寧宗嘉定十年、金宣宗貞祐五年)四月初一,金宣宗貪宋淮南之蓄[6],順勢以「歲幣不至」為由,下令烏古論慶壽攻宋[7]。戰爭持續數月,金國財力不支,且山東紅襖軍大盜李全率眾投靠南宋抗金,但南宋也無國力全面反擊,又因正值蒙古西征的期間,導致金軍不願輕易撤出南宋,戰事近一年膠著對峙。

1219年,金僕散安貞為統帥,分兵三路攻宋,宋軍軍民奮起抵抗,在大安軍、棗陽之戰力挫金軍攻勢,使金國蒙受嚴重損失,金軍樞府武騎盡於南伐[6],士馬折耗十不一存[8]。宋朝京湖制置使赵方扈再兴、许国、孟宗政三将统兵六万分三路北攻。扈再兴部为西路军攻邓州,许国部为东路军攻唐州(今河南唐河),孟宗政率部为中路軍攻湖阳(今河南新野东)。

1220年正月,扈再兴率部败金军于高头城,进而攻邓州,不克而还。许国派部将耶律均与金人战于比阳(今河南沁阳),击败金军,杀其将李提控,后攻唐州不克而退,孟宗政败金军于湖阳,擒其千户赵兴儿。金军击退扈再兴、许国二部后,乘势围攻樊城,赵方、扈再兴依城坚守,金军急攻三日不下,北退。宋會師夾攻金秦州鞏州,不克[9]。1221年,金再派僕散安貞南侵,至汉阳军(今武汉市汉阳区),抵长江而还。

1224年,繼任的金哀宗為了集中力量對抗蒙古,與宋夏議和收兵。結果金國「南開宋釁,西啟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補患[10]」。

注释

在擊敗金軍後,成吉思汗西滅西遼花剌子模。1224年蒙古再進攻西夏;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病死,三日後,西夏滅亡。

1227年宋金蒙形勢圖,金只剩河南地與關中,同年西夏亡。

1229年,窩闊台繼承大汗位,繼續進攻金,與此同時,宋蒙出於共同對抗金之目的,來往較多,蒙古甚至修飾了位於佔領區山東孔廟。1231年底,蒙軍欲借道宋境,繞道攻金後方,宋拒絕,蒙古軍將拖雷強行通過。蒙軍在1232年三峰山之戰消滅金國主力部隊,金國實際上已無力回天。十二月,金哀宗從開封逃往歸德宋理宗看到金滅亡在即,無屏蔽之用,加上國家恥辱及民族仇恨,就同意聯合蒙古滅金,獨有趙范反對,雙方協議黃河以南歸宋,以北土地歸蒙古。

1233年,金哀宗想逃入川中,被宋將孟珙截擊,攻下金鄧州,金哀宗被迫逃入蔡州。南宋又下唐州等地。九月,金哀宗向宋理宗說明「唇亡齒寒」之理,提議聯手抗蒙,宋朝不許,繼續伐金[1]。1234年正月,宋蒙聯軍攻陷蔡州,金哀宗自縊,金末帝死於亂軍之中,金遂滅亡。南宋與蒙古接壤,在失去金國作為屏障後,卻面臨比金更強大的蒙古南下威脅。

後來

1235年6月,蒙古進攻南宋,陸續佔領長江以北及四川盆地。經過40餘年的宋元戰爭,1276年臨安被元軍攻陷。1279年厓山海戰,南宋滅亡。

參見

  1. ^ s:宋史紀事本末/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