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楊祥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寒吉留言 | 贡献2020年6月28日 (日) 04:48 (使用HotCat-Category: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友; +Category:臺灣省立臺南第一中學校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楊祥發
 中華民國臺灣)學者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32-11-10)1932年11月10日
日治臺灣台南州台南市
逝世2007年2月12日(2007歲—02—12)(74歲)
 美国加州戴维斯
国籍 中華民國
学历
经历

楊祥發(英語:Shang Fa Yang,1932年11月10日—2007年2月12日),臺灣科學家,沃爾夫農業獎得主。

生平

楊祥發是國立臺灣大學農化學士(1956年)、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生化博士(1962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蔬菜學系教授、乙烯生物合成途徑發現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1996年8月1日)、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加州大學華裔學者協會創會理事。2007年2月12日,楊祥發病故於美國加州戴维斯

研究

File:Yang-cycle.png
楊氏循環流程示意

乙烯是著名的植物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徑首先由楊祥發發現,一般稱為蛋氨酸循環楊氏循環Yang cycle)。其中合成乙烯的前體物質是蛋氨酸甲硫氨酸),首先轉化為S-腺苷蛋氨酸,并在ACC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1-氨基環丙烷-1-羧酸(ACC)及5'-甲硫腺苷。5-甲硫腺苷可以發生一系列的反應再轉化為蛋氨酸,構成循環。ACC則可以與氧氣反應,失去二氧化碳氰化氫及水,得到乙烯。生成ACC的一步是反應的限速步,目前很多抑制植物成熟的轉基因方法,都是通過抑制ACC合成酶的作用而完成的。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