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佛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36.231.121.61留言2020年7月4日 (六) 12:28 →‎生平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竺佛念,又稱佛念涼州(今甘肅武威沙門晉代著名譯師之一,卒于長安慧皎称“自世高支谦以後,莫逾于念,在二代,为译人之宗”[1],盛讚其譯經的功績。

生平

早年出家。前秦建元年間來長安,家世西河,“华、戎音义,莫不兼解”[2]

苻秦建元十八年(382年)協助曇摩蜱(Dharmaprīya)傳譯《摩訶鉢羅若波羅蜜經抄》等,又協助鳩摩羅佛提(Kumāra-buddhi)傳譯《四阿鋡暮抄解》、《鼻奈耶》。

建元十九、二十年間,協助僧伽跋澄曇摩難提僧伽提婆等人,傳譯《婆須蜜經》、《僧伽羅剎集經》、《增壹阿含經》、《中阿含經》、《阿毘曇八揵度》等。

後秦弘始十五年(413年)協助佛陀耶舍傳譯《長阿含經》、《四分律》。

他經手的譯作尚有《菩萨璎珞经》十二卷、《十住断结经》十卷、《出曜经》二十卷、《菩萨处胎经》五卷、《中阴经》二卷、《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一卷等。

注釋

  1. ^ 《竺佛念传》,《高僧传》卷一
  2. ^ 《竺佛念传》,《高僧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