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臺灣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7月12日 (日) 05:43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灣歷史 | 台灣歷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 21世纪臺灣
年代 1920年代臺灣 | 1930年代臺灣 | 1940年代臺灣 | 1950年代臺灣 | 1960年代臺灣 | 1970年代臺灣 | 1980年代臺灣
年份 1953年臺灣 | 1954年臺灣 | 1955年臺灣 | 1956年臺灣 | 1957年臺灣 | 1958年臺灣 | 1959年臺灣 | 1960年臺灣 | 1961年臺灣 | 1962年臺灣 | 1963年臺灣
纪年 戊戌狗年)、中華民國47年
1958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娛樂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區域

中国大陆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北朝鲜 – 韩国 – 马来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分類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政府

  • 總統:蔣介石
  • 副總統:陳誠
  • 行政院院長:俞鴻鈞→陳誠

大事記

1月

2月

  • 2月2日——臺灣省環境衛生協會成立[1]:628

3月

  • 3月14日——美國遠東使節會議在臺北揭幕[1]:629

4月

  • 4月3日至4月5日,韓國文化藝術訪問團在台進行為期3天訪問。於台北中山堂表演舞蹈、歌唱等節目,並展出藝術品及反共宣傳資料等,擁有30名隊員的海軍軍樂隊,在台北新公園及三軍總部作幾場演奏,遊行台北市區,並在總統府前廣場作操槍技巧表演。晚間在台北中山堂演出,表演節目有合唱、劍舞扇舞[2]

5月

日中友好協會在長崎縣長崎市舉行「中國郵票展」,會場入口附近天井上懸掛著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引發在長崎的中華民國領事館不滿,表示「這是國際法上非合法的國旗,若懸掛將對日本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帶來負面影響」,之後更發生該旗遭日本右翼人士破壞的「長崎國旗事件」。

6月

7月

  • 7月4日——特任陳誠為行政院長(6月30日,俞鴻鈞辭行政院長。)[1]:632
  • 7月18日——中華民國與伊拉克斷交。

8月

9月

10月

  • 10月,蔣介石答覆日本記者詢問時,指斥中共每藉貿易以達其政治目的,盼望日本堅定立場免遭顛覆滲透[4]:92
  • 10月4日——遠東最長之預力混力凝土橋樑——臺北中興大橋通車[1]:636

11月

12月

出生

逝世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2. ^ 韓國文化藝術團訪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典藏台灣
  3. ^ 3.0 3.1 3.2 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辦公室委託蘭德公司研究著作、謝永湉譯,1985年,《一九五八年台灣海峽危機》,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4. ^ 陳布雷等編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