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舱外活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iouraren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9日 (一) 16:33 →‎里程碑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006年,科爾賓英语Robert Curbeam富格萊桑國際太空站外協力安裝一段桁架,這是早期太空站擴建作業的一部分。遠方為紐西蘭庫克海峽
1965年,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日出2號任務期間,完成人類首次艙外活動。蘇聯原本計畫在後續的日出任務中,進一步達成首次讓女性太空人完成艙外活動的成就,但這個想法在不久後日出任務廢止就被擱置。
2019年,於國際太空站執行遠征61英语Expedition 61任務的NASA太空人梅爾。此時她正與同事科赫在太空站外更換故障的電池組,這是首次完全由女性進行的艙外活動。
太空梭上有繫繩的艙外活動

舱外活动(英語:extravehicular activity,简称EVA),也称太空出舱活动,是宇航员在離開地球大气层後於太空飛行器外所做的工作。艙外活動主要在繞行地球的太空飛行器外執行(即太空漫步或称太空行走),但也於月球表面實行(即月球漫步)。在最后幾次登月任務的回程中,指揮艙駕駛員曾執行過艙外活動以取回裝有影片的金屬容器。

艙外活動有分繫繩(太空人通过繫管與太空飛行器連結,氧氣可透過繫管傳輸過來,回到太空飛行器時不需要推進器)和不繫繩。當執行繫繩活動時支援生命所需機能,如提供氧氣,被稱作「臍狀式」(umbilical)。太空飛行時進行無繫繩艙外旅遊,確保能返回太空飛行器是必要條件(參見載人機動裝置,MMU)。

里程碑

危險性

史蒂芬·羅賓遜在執行一次艙外活動(留意那條伸展出去的機械手臂)。

艙外活動因各種理由而十分危險。第一個理由是與太空廢棄物的碰撞。距離地表三百公里處的軌道速率(太空梭任務進行的典型軌域)為每秒7.7公里。這是一顆子彈的十倍飛行速度,所以質量只有子彈百分之一大小的微粒(比如漆料的碎片或一粒細砂)擁有的動能即等於一顆子彈。每次任務會製造更多軌道廢棄物,因此這問題將會持續惡化。

危險的另一個理由是任務執行前難以模擬實際的太空環境,而太空漫步因其危險性而被避免作為例行性任務。因此,當發現問題或偶爾執行操作任務時,艙外活動通常晚於計畫規劃的時間。雖然自壓力下選出具備高度穩定性的太空人,然而他們仍舊是人,艙外活動時產生的高度危險終究造成太空人情緒上的壓力。

其他可能的問題包含太空漫遊者與太空飛行器分離或遇到太空衣破損而可能使其減壓,此時如果太空人沒有立即進入增壓太空艙將缺氧而迅速死亡

有名太空人曾遇到太空衣破損的情形。STS-37任務期間,一根短棍刺穿了其中一名太空人的手套(他的姓名並未公開,但應是傑瑞·羅斯Jerry L. Ross或傑伊·艾普特Jay Apt。)然而,這穿刺物卡住不動,因此沒有明顯的減壓情形發生。事實上,直到太空人安全返回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後穿刺物才被注意到[2]

至2008年為止,艙外活動未曾發生過災難性事件,也沒有太空人為此喪命。然而,仍有科學家開發外部件建設用的遥控機器人以盡可能減少人類進行艙外活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