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耳忒弥斯计划
![]()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0年8月2日) |
![]() | |
国家 | ![]() ![]() ![]() ![]() ![]() ![]() ![]() ![]() |
---|---|
组织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目标 | 人員登月探勘 |
状态 | 進行中 |
航天计划信息 | |
花费 | 350亿美元(2020年-2024年)[1] |
持续时间 | 2017年至現今[2] |
首次航天飞行 | 阿提米絲1號(計畫) |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 阿提米絲2號(計畫) |
发射地点 | 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 · 肯尼迪航天中心 |
航天器信息 | |
载人航天器 | 月球门户、獵戶座太空船 |
运载火箭 | SLS 商業運載火箭 |
阿尔忒弥斯计划(英語:Artemis program)是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进行中的一项太空探索计划,目标是重返月球并且登陆火星。该计划以希腊神话女神阿尔忒弥斯命名,她是阿波罗的孪生姐姐,此前美国的登月计划叫阿波罗计划。计划中包括首次将一名女航天员送至月球。2019年5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将全力支持该计划,争取2024年实现重返月球。
歷史[编辑]
當前的阿耳忒弥斯计划包含了其他已取消的NASA計劃和任務的幾個主要組成部分,例如星座計劃和小行星重定向任務。星座最初由NASA授權法案2005立法,但星座的發展包括戰神一號,戰神五號和 獵戶座太空船。該計劃從2000年代初一直持續到2010年。
航天器[编辑]
獵戶座[编辑]
猎户座飞船(Orion)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發的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其每一架可以承载4名宇航员。這是原有星座计划中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2020年将人类再次送往月球,并接着征服如火星等太阳系内目标。[3][4][5]
美國總統奥巴马在2010年2月1日正式提议取消星座计划,因为这一计划是“超预算、进度落后而且缺乏新意”[6][7]。有關法案於同年10月成為法律,星座计划宣告終結。[8]不過,獵戶座飞船的計劃獲得保留、現稱為獵戶座多功能載人飛船(MPCV)。
獵戶座於2014年12月5日進行第一次飛行。[9]
月球门户[编辑]
月球门户(Lunar Gateway)是美国太空總署计划中将于2020年代建造的太空站。该太空站将用作计划中深太空运输(设想中使用电推进及化学推进的载人可重复使用载具)去往目的地(例如火星)的中转站[10][11]。如果计划实施,深太空门户将会以商业及国际合作的形式建造、运行和服务,作为对月表和火星进行无人、有人探测的集结地。
月球门户仍处于不断演进的早期概念阶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 能源与推进组件(PPE)用于为空间站和离子推进器发电,由EM-2任务发射。
- 月球居住模块(Cislunar Habitation Module)为空间站提供长期居住的条件,提供一个猎户座飞船的对接口,由EM-3任务发射。
- 后勤模块(Gateway Logistics Module)为空间站提供后勤服务和实验条件,附带一个加拿大空间局制造的机械臂[12],由EM-4任务发射。
- 气闸模块(英語:Gateway Airlock Module)用于执行舱外活动外,并为深空运输提供停靠点,由EM-5任务发射。
人工著陸系統[编辑]
星際飛船載人著陸系統[编辑]
星際飛船載人著陸系統是SpaceX星艦的簡化版,僅用於在月球表面和LOP-G之間往返運送太空人和貨物。此版本的星艦因為只需往返月球軌道與月面,因此不需要安裝大氣再入所需的襟翼和隔熱盾。為了不揚起月塵,較小的著陸發動機將安裝在星艦的上半部分。
動力學人類著陸系統[编辑]
Dynetics方法可實現近期的可重用性和可持續性,並提供強大的,商業支持的著陸能力,同時擁有針對棲息地,電力,熱力和其他子系統的經過飛行驗證的技術。該系統的乘員模塊旨在容納兩名乘員,以執行從月球軌道到月球表面和後部的任務,包括在地面停留約一周的時間。或者,它可以載送最多四名合適的機組人員往返月球表面。[13]
高級探索著陸器[编辑]
高級探索著陸器是NASA小組的三階段著陸器概念,用作商業建議的設計參考。按照建議,在離開網關之後,轉換模塊會將機組人員帶到低月球軌道,然後分開,之後下降模塊將處理到月球表面的其餘旅程。最多四名機組人員可能需要花費長達兩週的時間在地面上,然後才能登上上升模塊,這將使他們返回網關。每個模塊的重量約為12至15公噸,將由商業發射器單獨交付並集成在深空門戶上。宇航員將在月球上方大約1000至70,000公里(620至43,500英里)之間的網關近直線光暈軌道上登上著陸器,而圓形低軌道則高約100公里(62英里)。上升和轉移模塊均可設計為可重複使用,下降模塊留在月球表面。[來源請求]
波音的著陸系統[编辑]
這是一項設計月球著陸器和月球軌道航天器的建議,該航天器將使用美國宇航局正在開發的太空發射系統。[14]該概念是對2019年5月美國宇航局(NASA)徵集約數十家公司進行月球著陸器設計的回應。[15]
月球巡洋艦[编辑]
Dragon XL[编辑]
NASA選擇了SpaceX的Dragon XL,用於運載貨物到月球通道。Dragon XL將會使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發射。[16]
運載火箭[编辑]
使用太空發射系統火箭(SLS,Space Launch System )
簽約國家[编辑]
目前,阿尔忒弥斯协定已有美國、澳洲、加拿大、日本、盧森堡、意大利、英國及阿聯酋共8個國家簽署並加入。[17]
參考文獻[编辑]
- ^ Berger, Eric. NASA puts a price on a 2024 Moon landing—$35 billion. Ars Technica. 2020-02-11 [2020-08-02] (美国英语).
- ^ Explore moon to Mars. NASA. [2019-05-19].
- ^ 里奇. 美公众首次看到将登月球宇宙飞船. VOA. Mar 31, 2009 [2009-03-31].
- ^ NASA Names New Crew Exploration Vehicle Orion (新闻稿). NASA. 2006-08-22 [2006-08-23].
- ^ NASA - Constellation Program: Orion Crew Vehicle. NASA. [2007-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1).
- ^ 存档副本. [2020-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0).
- ^ 存档副本 (PDF). [2020-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03-05).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新聞
- ^ [2],Launch of Orion
- ^ Kathryn Hambleton. Deep Space Gateway to Open Opportunities for Distant Destinations. NASA. [April 5,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 ^ Robyn Gatens, Jason Crusan. Cislunar Habitation & Environmental Control & Life Support System (PDF). NASA. [March 31, 2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31).
- ^ Canadian Space Agency to build robotic arms for lunar space station. Global News. [2017-09-29] (英语).
- ^ Dynetics to develop NASA’s Artemis Human Lunar Landing System.
- ^ Boeing proposes lunar lander for NASA crews, rivaling Blue Origin (and SpaceX?). news.yahoo.com. [2019-11-08] (美国英语).
- ^ Potter, Sean. NASA Taps 11 American Companies to Advance Human Lunar Landers. NASA. 2019-05-16 [2019-11-08].
- ^ Dragon XL.
- ^ 8國簽署美國牽頭「阿提米絲協議」 擬展開登月大計.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阿耳忒弥斯计划 |
- Moon to Mars portal at NASA
- Artemis program at NASA
- Monthly report by the Explor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ES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