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月球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刷新以下网页内容
娛樂與體育
月球主题
月球(英語:Moon)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太阳系中的第五大卫星。它是太阳系中相对其行星的大小最大的天然卫星,是地球直径的1/4和质量的1/81,是在密度最高的卫星木卫一之后的第二密度高的卫星。月球与地球同步自转(synchronous rotation),总是表现出同样的脸,在近侧有黑暗的火山月海和明亮的古老地壳高地,还有显著的陨石撞击坑。虽然它的表面其实是非常黑暗的,具有和煤碳相似的反射率,但月球是天空中仅次于太阳之后最明亮的天体。在天空中,它自古以来有规律周期的月相有其突出的地位,使月球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影响了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月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海洋潮汐和潮汐加速。月球的轨道距离地球直径的30倍左右,导致它在天空中和太阳有相同大小,允许月球在日食时候精确的遮挡太阳。
特色条目
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或阿里斯塔克斯环形山,英語:Aristarchus (crater))是一个显著的月球表面的撞击坑,位于月球朝地一面的西北部。它的反照率接近月表其它地形特征的两倍,几可被肉眼看到,在大型望远镜下的反射光强度更是令人眼花,被认为是月球表面最显眼的大型地表标志之一。 即使当月球大部分表面处于地照之中时,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也能够无困难地被辨认出来。
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位于阿里斯塔克斯高原的东南方,附近有为数不少的火山活动地徵,如蜿蜒的月溪。这一带也是月球暂现现象时常发生的地方,而且曾经被月球探勘者号(Lunar Prospector)探测到有氡气排散的迹象。
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得名于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起名者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乔万尼·巴特斯达·里奇奥利。他在公元1651年出版的《新天文学大成》(Almagestum novum)中使用天文学家和哲学家的名字为用望远镜观测到的月表特徵命名。尽管这个名字被广泛采用,但直到1935年才在国际天文联会(IAU)全体会议中成为正式名称
特色图片
欢迎参与
- 编写月球主题相关的请求条目
- 翻譯未完成的條目
- 欢迎参与月球主题相关条目的撰写,翻译,和相关的讨论。
- 欢迎参与月球专题,此专题是旨在协调大家共同对于月球相关条目的翻译与撰写,和相关的讨论。
- 欢迎更新特色条目,和特色图片
- 欢迎更新月球分类
- 欢迎更新:月球探測(Exploration of the Moon),月球內部構造。
- 欢迎編修:月球的起源
- 欢迎扩充:月球激光测距实验,月球协定
条目请求:
- 月球重力場, 月球地形學, 月球磁場, 月震学
- 月球水, 月球土壤
- 阿波羅月面實驗包, 探险家35号
- 探测器3号、6号、7号、8号
- 月亮女神二号, 嫦娥六号(2024年)
- 歷史上重要的月食
- 未来的月偏食: 2046年1月22日, 2046年7月18日, 2048年6月26日, 2052年10月8日
- 未来的月全食: 2047年1月12日, 2047年7月7日, 2048年1月1日, 2048年1月1日, 2050年5月6日
分类
相关主题
议题
|
|
|
|
维基媒体计划
维基主题
维基主题
數學(中國數學史 - 概率与统计 - 几何学) - 物理学 - 化學(有機化學 - 物理化學) - 醫學(2019冠状病毒病) - 神經科學 - 藥理學 - 生物學(植物- 動物 - 鳥 - 貓 - 狗 - 恐龍 - 新陈代谢 - 真菌 - 藥用植物 -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 遗传学 - 兩棲爬行動物 - 灭绝与濒危物种)-农业和农学(園藝)- 生态 - 能源(可再生能源) - 可持續發展 - 地球科學(環境 - 火山 - 岛屿) - 災害 - 天文學(太空 - 恒星 - 太阳系 - 火星 - 月球 - 日食)
艺术 - 文化 - 設計 - 飲食 - 攝影 - 建築(中國建築) - 音樂(古典音樂 - 韩国流行音乐 - 电子音乐) - 電影(奧斯卡金像獎 - 星球大战) - 電視 - 電視劇(假面騎士 - 神秘博士) - 迪士尼 - 漢字文化圈(科舉) - 神話 - 詩歌 - 書籍 - 文学(红楼梦) - 舞蹈 - 图书馆和博物馆
社会学 - 政治(美国总统) - 政黨(聯盟90/綠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民主進步黨-中国共产党-) - 國際關係(聯合國) - 經濟學(钱币学) - 語言學 - 心理學 - 人類學 - 考古学 - 童軍 - 法律 - 警察與執法 - 教育(大学-中国高校-南开大学-) - 人權 - 共产主义 - 女性主義 - 自由主义 - 无政府主义

電腦技術 - 电脑程序设计(自由軟體 - 软件测试)- 電子學(電信)- 密码学 - 航天 - 机器人学 - VRMMO - 科技公司(微軟 - 苹果 - Google - 索尼) - 互联网(维基百科) - 软件(Linux - Android) - 核技术 - 生物技術
- 東亞文化圈(中國 - 朝鮮半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新疆 - 江西 - 贵州;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門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 中華民國(廣域:臺灣 - 福建;縣市:臺北 - 基隆 - 桃園 - 苗栗 - 臺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臺南 - 高雄 - 澎湖 - 宜蘭)
- 日本(東京 - 琉球)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大韓民國
- 東亞文化圈(中國 - 朝鮮半島)
- 美洲
- 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