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社会学
外观

社会学主题
更多关于社會學…… |
特色条目
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從工廠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蒸汽時代。 |
特色图片
![]() |
露宿街頭是一種社會問題,社會上有些人因為經濟能力不足,沒有固定居所。他們在城市中流浪、行乞或從事苦力等自由業,在公園、橋下等地睡覺。露宿者人數通常與整體經濟狀況攸關,例如日本於景氣好轉時,各城市的露宿者人數就大量減少。圖為日本東京街头的露宿者,事實上2007年全日本露宿者人數約有18,564人,而東京都內,露宿者就達4,690人,於全日本排名第二名,僅次於大阪府的4,911人。
维基专题
社会学家
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國猶太裔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他的觀點在社會科學和社會政治運動的發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他一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共產黨宣言》(1848年)、《資本論》(1867年–1894年)等。馬克思被廣泛認為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並且對世界政治及學術思想產生重大影響。辛格指出:「馬克思的觀點導致了現代社會學的產生,使歷史研究發生轉變,並且深刻影響了哲學、文學以及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