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月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月球主題

月球,即地衛一,俗稱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第五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一般認為月亮形成於約45億年前,即地球出現後的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但沒有一種能完全合理地作毫無破綻的解釋,最被普遍認可的是大碰撞說,它假設月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特亞」之間的一次巨大撞擊。它的自轉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正面標記着黑暗的火山熔岩,中間夾雜着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明顯的隕石坑。從地球用肉眼觀測,月球是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看起來非常明亮,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被觀測,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使它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曆法、藝術和神話等產生重大影響。月球的引力影響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時間延長。月球現在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換而言之,將太陽系八大行星外加冥王星塞進地球與月球間還有餘剩空間。而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覺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在日食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星球。前蘇聯月球計劃在1959年發射了第一艘登月的無人太空船,而美國NASA阿波羅計劃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實現的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8號在1968年曾載人環繞月球,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陸月球,至1972年人類共六次登月成功。這些任務總共帶回超過380公斤的月球岩石,其中有些被用於研究月球的地質,以了解月球的起源(通過相關的研究提出月球形成於45億年前的巨大撞擊假說),月球內部結構形成以及月球形成後的歷史。在1972年阿波羅17號之後,只有無人太空船繼續拜訪月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蘇聯月球步行者漫遊車。自從2004年,日本、中國、印度、美國和歐洲太空總署都發射了繞月衛星。這些太空探測器確認了月球極區上永久陰暗的坑穴的土壤中有水冰的存在。2019年中國的探測器嫦娥四號首次登陸月球背面進行勘察,次年嫦娥五號攜帶月壤樣本於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返回地球。現在人類有載人重新登陸探測月球的計劃,例如美國重返月球計劃、中國探月工程等已經確定實施,但細節均在研議階段,短時間內還未能成行。現在在外太空條約下,月球依然是所有國家以和平的用途可以自由前往探測的場所。

刷新以下網頁內容

典範條目

"阿波羅11號"任務徽章
阿波羅十一號(英語:Apollo 11)是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載人航天任務,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與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組成美國登月組於1969年7月20日20點17分乘「鷹號」登月艙在月表着陸。6小時39分後,阿姆斯特朗在7月21日2點56分成為月表第一人,奧爾德林19分鐘後跟進。兩人在月表活動約135分鐘,收集21.55公斤月岩樣本帶回地球。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表活動期間,指令艙駕駛員米高·科林斯獨自在「哥倫比亞號」服務與指令艙繞月飛行。指令長和登月艙駕駛員在月表停留21小時36分,並為着陸點冠名「靜海基地」,然後乘登月艙升空並與「哥倫比亞號」對接。

7月16日13點32分,搭乘阿波羅十一號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佛羅里達州梅里特島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這是美國太空總署阿波羅計劃第五次載人航天任務。阿波羅太空船包含三部分,其中只有可容納三名太空人的指令艙會返回地球,服務艙為指令艙提供推進動力、電力、氧氣和水,登月艙分兩段,下降段用於月表着陸,上升段把太空人送回繞月軌道。

土星五號第三級火箭把太空船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太空人將太空船與火箭分離,駕駛太空船飛行三天進入繞月軌道。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登月艙並在7月20日着陸靜海,完成月表任務後再乘「鷹號」上升段起飛,與指令艙中的科林斯會合。三人隨後拋棄「鷹號」,把「哥倫比亞號」推離繞月軌道進入返地軌道。7月24日,三人經過八天多的任務後濺落太平洋。

阿姆斯特朗踏上月表的第一步由電視向全世界實況轉播,他此時的話「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大步」傳遍世界。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曾於1961年提出「在20世紀60年代結束前把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阿波羅十一號確保太空競賽以美國獲勝告終,告慰前總統在天之靈。


特色圖片

從月球軌道器1看見的韋伯環形山
從月球軌道器1看見的韋伯環形山
Credit: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月球軌道器1號看見的韋伯環形山。可以看出在韋伯環形山周圍有幾個較小的環形山。

歡迎參與


條目請求:

分類

相關主題

議題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維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