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化里 (堡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hian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19日 (四) 13:3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新化里,是臺灣南部自明鄭時期清治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約為今臺南市新市區山上區左鎮區玉井區西南部、南化區南部及大內區南端一小塊地區。

新化里為1664年(南明永曆十八年)明鄭時期始設的四坊二十四里之一,隸屬於天興縣其南邊為新豐里廣儲里感化里,西邊瀕臨臺江內海,西北邊為武定里北岸地區,北邊為善化里,東邊為尚未納入管轄地區[1][2]

新化里後來先是隸屬諸羅縣,後分拆為新化里西保與新化里東保;新化里東保改隸臺灣縣後改稱「新化里」,同治年間分成新化西里新化北里新化東里與新化南里,光緒年間新化南里再分成外新化南里內新化南里[3][2]

分化過程

新化里
閩南語名稱?
全漢 新化里
全羅 Sin-hoà-lí
明鄭至清治初期 康熙年間 雍正 同治 光緒 日治初期
新化里 新化里西保 新化里西堡
新化里東保 新化里 新化東里
新化北里
新化西里
新化南里 外新化南里
內新化南里

參考文獻

  1. ^ 《明鄭時期臺灣行政疆域圖》,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網站. [201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4). 
  2. ^ 2.0 2.1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2年12月: 2-8頁. ISBN 957-01-2593-4. 
  3.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